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健康

栗子的功效:补肾虚强筋骨养脾胃虚寒

2014-12-08 10:29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典故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从前有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到农家院中正在炒栗子,猴子馋得口水直流,就问猫喜不喜欢吃栗子。猫表示想吃,猴子叫猫趁主人不在场时去烧着火的锅里偷拿栗子,猫忍着烫把栗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猴子则在一旁乐呵呵地一个个吃栗子。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 现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u=177447821,1552755461&fm=21&gp=0

 

图:百度图片

时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颜色金泽,甜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的糖炒栗子。栗子,又称板栗、大栗、毛栗、风栗等,栗子是毛榉科栗居落叶乔木栗树的果实,原产于我国,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西安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从出土的栗子果实可以证实,我国栗子的种植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在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在甲骨文当中就有了栗子的象形文字。《诗经》中有“树之莘栗”、“山有漆,隰有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中有“果之美者冀山之栗”的记载,可见栗子在古代就极受人们所推崇。据《史记》记载,苏秦游说燕文侯时,把燕国的特产栗子视为燕王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南有碣石燕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此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在春秋战国时期,种植千棵栗树的人,其身价可与千户侯一样高贵。足见在历史上栗子的重要“地位”。

栗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淀粉占百分之七十;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大米高30%,脂肪高2倍。此外,它还含有人体需要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素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作用。由于淀粉含量高,可以代替粮食,所以栗子又有“木本粮食”之称。古时我国就有用栗子蒸熟当饭吃的习俗。传说清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逃京去西安,途中饥饿难忍,京郊贯市有个人给她窝头吃,吃时甚觉甘美。后来回到北京,她命御膳房做窝头吃。御膳房不敢违背,又不敢做老百姓吃的那种窝头,于是用栗子面和黄豆面、加桂花、白糖调和,制成小窝头,慈禧食后连声叫好,后遂成为慈禧斋戒时常吃的一种甜食。

栗子入药古已有之,且一直作为补养治病的妙方。据《本草纲目》记载:古时有个叫周武的人患腰腿无力症,不能行走,百药无效。有一天,好友们用车载其到树林中去游玩,朋友们将他放在栗树下,他看见栗子正熟,个大饱满,顿时产生了食栗的念头。朋友们为他采摘打取,他越吃越觉味道甜美,一连吃了约二斤多。吃后不久,奇迹出现了,他突然从车上走下来,行走自如,疾病全除。这个故事虽然有点离奇夸张,但栗子补肾益气,强壮腰腿的功效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苏东坡有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中医认为 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二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过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病、皮肤生疮、筋骨痛等症。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栗,主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每日服用十余颗,次吃猪腰粥助之,久必强健。”《常见药用食物》言其功效为“益气、厚肠胃,生用嚼食,治腰脚不遂,壳斗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适用于皮肤炎症。花可治瘰疬及腹泻。根治疝气。”

因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栗子的食疗方:

1.肾虚、腰膝无力:板栗风干,每日空腹7枚,或鲜板栗30克用火煨熟吃,每日早晚各1次。

2.补肾气、强筋骨:栗子30克,大米适量共煮粥,加白糖调味,饮服。

3.脾胃虚寒:栗子30克、大枣10枚、茯苓12克大米50克共煮粥,加糖调味,饮服。

4.病后体虚、四肢酸软无力:栗子30克加水煮熟,加入适量红糖,每日睡前服用,连服2至4周。

5.肾虚咳喘:板栗60克、猪瘦肉适量,生姜3片,共炖熟。调味,每日1次。

6.百日咳:板栗30克、玉米须6克、冬瓜30克、冰糖30克,加500毫升水。煮至250毫升时服用。每日2至3次。

7.小儿口疮:大栗煮熟,每日食用,甚有疗效。

8.跌打损伤,筋骨肿痛,弹片、铁钉、竹木刺入肉;生鲜栗子捣烂如泥,敷于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毒及异物的作用。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杜昌宏/文 插图 冯晨清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