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边吃边学“舌尖上的文字” “爨”字记录生火做饭全过程

2015-02-03 12:01 编辑:TF007 来源:网络

2015年2月3日,中华美食在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可是要说到关于吃的那些,可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上周六,本报教育微信公众号“教学大缸”的小粉丝们走进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一边吃一边学习了“舌尖上的文字”。

w11

 

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学习了“舌尖上的文字”

“中华最大的填字谜”20多年才制成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老师,这段话里的字怎么都是一个读音呀?都读不通!”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我们的文字”展厅里,小朋友们被一段奇异的文字“迷”住了,纷纷围着展示窗,想要把这段话读下来、弄清楚。

“同学们说对了,这篇《施氏食狮史》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老先生写就的一篇‘奇文’。你们看,这篇文章书面阅读时读得通,但如果用普通话朗读,朗读者自己拗口不说,也没人能听懂。”讲解员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赵老先生为了阻止50年代初期有人提议汉字全部拼音特意创作的。“同一个读音的汉字竟有这么多含义!”小朋友们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字感到惊叹。

“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个巨大的卷轴!”讲解员老师指着一幅题有“中华最大的填字谜”的卷轴,上面密密麻麻挤满了填字方块。“虽然已铺满墙面,但这还不是这个字谜长卷的全部内容。这幅长卷容纳了好几千个汉语成语,巧妙之处在于,不论横竖都能成词、都能读通。它的作者是今年已78岁高龄的白向亮老先生,大家猜猜,这幅字谜一共花费了多久才完成?”“我猜2年!”“我觉得需要3年!”讲解员老师公布答案,“都不对,白老先生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大‘字谜’,真是得来不易!大家快试着填填看吧!”

“爨底下”的“爨”记录生火做饭全过程

w10

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学习了“舌尖上的文字”

“在北京的西南方,有一个有名的古村庄叫‘爨底下’,相信有的小朋友已经跟爸爸妈妈去过了。但是你们知道这个村庄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你们知道这个复杂的‘爨’字是什么意思吗?”走出了“我们的文字”展厅,小朋友们又来到了国家图书馆的食堂,在这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孟德宏老师讲述了那些关于“吃”的故事,就到了亲自动手的环节了。小朋友们要把有关美食的几个甲骨文、东巴文用糖霜写在饼干上,做成有趣的文字饼干。“这个字我认识,是甲骨文的‘羊’!”屏幕一打出文字,给大家带来了生动的一课就开始纷纷“认领”自己的饼干图案“模型”了

原来,这个“爨”字记录的是古人生火做饭的全过程。“小朋友们有人见过在农村是怎么做饭吗?”,孟老师提出了问题。“我知道,把锅放在灶上!”“还要用柴火生火!”小朋友们争着回答。“大家说的都对,你们看看这‘爨’字的样子,像不像一双‘手’把‘锅’放在灶上,灶下放了两个‘木’,在下面在点上‘火’啊?”原来,这个“爨”字在古代就是“生火做饭”的意思。孟老师还告诉小朋友们,这“爨”字的年纪可大了,在秦始皇发明小篆的时候就有这个字了,“它可是现代汉字的爷爷的爷爷,算起来至少有2600多岁了!”

《芈月传》的“芈”原来是“咩”的“老祖宗”

听完了汉字故事,就到了亲自动手的环节了。小朋友们要把有关美食的几个甲骨文、东巴文用糖霜写在饼干上,做成有趣的文字饼干。“这个字我认识,是甲骨文的‘羊’!”屏幕一打出文字,大家就开始纷纷“认领”自己的饼干图案“模型”了。

几个调皮的小男生正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用糖霜把饼干“铺满”。“我不写屏幕上的字,我要写饕餮的‘饕’字,不能浪费了糖霜!”“那我就写‘爨底下’的‘爨’字,比你笔画还多呢!”

“这个‘芈’字好眼熟啊,在哪里见过?”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指着屏幕陷入了“沉思”,“想起来了,这是马上要播出的孙俪主演的电视剧《芈月传》的那个‘芈’字嘛!样子怪怪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孟老师赶快给大家解释,这个“芈”其实是一个拟声词,“就是‘咩’的最古老形态,表示羊叫的声音。”

“其实,我们的汉字里,有许多字都包含‘羊’,在表示中华传统美德的‘美’、‘善’、‘義’等汉字中都包含着‘羊’字,可以说,‘羊’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孙乐琪 文并图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