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盘点中国古代魔术师的各种“绝活”:吐云喷火 口中生人

2015-03-13 12:00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3月12日讯,这几年,每届春晚都会有魔术表演。魔术在古代叫“幻术”,民间则称为“戏法”,它是中国最为传统的“百戏”娱乐形式之一,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魔术师们已经粉墨登场。

 

78

上古周代“扶娄之国”已出现魔术表演

《拾遗记》记载扶娄魔术师能“吐云喷火”“口中生人”

 

中国是魔术发源地之一,魔术最早始于何时?据十六国时期前秦王嘉所撰《拾遗记》里的说法,在上古周代已出现:“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缀金玉毛羽为衣裳,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化为犀、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虎、兕,口中生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扶娄这个地方的人擅长玩魔术,现代常见的“口喷烟火”(吐云喷火)、“大变活人”(口中生人)等,都曾是扶娄国魔术师的绝活。

但《拾遗记》历来被归类为“笔记小说”,公元四世纪时的王嘉记录公元前十世纪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是史实,因此周成王七年的“魔术记载”存疑。不过,从现代考古发现分析,王嘉所记并非无稽之谈,至少在汉代,这样的魔术表演已相当成熟。

在山东嘉祥刘村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上,便发现了“吐火”魔术表演。无独有偶,在河南登封启母阙出土的画像石上,也发现同一类型的魔术表演。所以说,《拾遗记》所记并非像现代魔幻小说作者那样“胡编乱造”,是有根据的。

 

77

秦汉时期魔术被列为“百戏”之一

《西京杂记》记载黄公“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

 

依《拾遗记》所述来看,“扶娄之国”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的“魔术之乡”。这样的地方是否真的存在呢?据考证,扶娄之国就是早已消失的辖地相当于今天岭南惠州、东莞、深圳一带的“缚娄古国”。“缚娄”为春秋时期称呼,汉代叫“傅罗”,魏晋称“博罗”,博罗一名至今尚。有人说,中国传统的“吐火”类魔术是从西域传入的,这显然不妥,因为扶娄人已有表演。

如果说《拾遗记》所记的魔术多少都有神话的色彩,那么秦汉以后,有关魔术的文字记载就靠谱多了。如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所作的《西京赋》里,便记述了汉安帝(公元94年-125年)时代的魔术表演节目。

当时,魔术表演已被列入“大型文艺演出”(百戏)的节目单。《西京赋》提到的“东海黄公”,便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魔术大师,他能操作技巧要求极高的大型魔术,表演时施用“幻术”,“立兴云雾”;划地成河,现场立马“流渭通径”。

黄公表演的魔术尽管复杂,但当时魔术师已多能表演。汉刘歆《西京杂记》中即提到这种魔术:“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雾。”

考古中发现,汉代艺人还能表演恐怖的“穿心”魔术,山东孝堂山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便绘有“穿心人”。

 

75

唐代“元会”盛行大型魔术表演

《文献通考》记载“鱼龙曼延之戏连三日,抵暮方罢”

 

古代曾有一个最叫座的大型节目“鱼龙曼延”,是皇家的保留节目,其中除有许多魔术表演情节外,还夹杂其他杂技表演。

鱼龙曼延也写作“鱼龙漫衍”,本为“鱼龙”和“曼延”两个节目,常连在一起演,故名。演出时由人扮演大鱼和巨兽,实为魔术化的动物表演:巨兽初变成一条巨大的比目鱼,再后化身为一条大黄龙……

唐代,“百戏”这种流行的综艺表演在宫廷中相当盛行。每年于正月初一举行的“元会(类似现在的春晚)”上,常有“鱼龙曼延”这种大型的魔术表演。《文献通考·俗部乐》是这样说的:“唐旧制,承平无事,三、二岁必于盛春殿内赐宴宰相及百辟,备韶濩九奏之乐,设鱼龙曼延之戏,连三日,抵暮方罢。”

唐代除了“吐火”、“吞刀”这些老牌魔术外,“藏狭”等魔术开始流行。这种魔术的玩法在《文献通考·散乐百戏》也有记载:“藏狭,盖取物而怀之,使观者不能见也。”好多魔术都是把东西“变出来”,而藏狭则是将东西“变没了”。

由于魔术很神奇,有人遂将其视之为“怪术”。如段成式在《酉阳杂俎·怪术》中所记的“怪术”有不少都是魔术。唐宪宗元和年间,江淮术士王琼“尝在段君秀家,令坐客取一瓦子,画作龟甲,怀之。一食顷取出,乃一龟。放于庭中,循垣而行,经宿却成瓦子。”

 

“善隐”之“遁术”先秦时期已出现

《搜神记》记载左慈为避曹操暗杀“却入壁中,霍然不见”

 

王琼表演的“画龟术”与现代魔术“大变活物”其实是一个原理,这种魔术在东汉末年一位叫左慈的人已经会玩了。左慈是中国古代一位超级魔术师,安徽庐江人,能做多种魔术表演。据晋干宝《搜神记》记载,有一次,左慈应邀参加曹操的宴会,曹操欲一试他的本事,笑着对宾客说,“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

左慈知道曹操是考他,遂表示弄条鱼很简单。他让人找来一个铜盘,注满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盘”。曹操存疑,说“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于是左慈又在盘中垂钓,不一会,又钓得一尾鲈鱼,“皆三尺余”,“会者皆惊”。

左慈还能变出酒、肉来,还能让酒杯变成飞鸟,这让曹操觉得他法术太厉害,觉得是威胁,欲暗杀他。结果左慈“却入壁中,霍然不见”。左慈的逃生之法,就是现代魔术师也喜欢表演的“遁术”。

“遁术”也是中国的本土魔术,早在先秦时期已出现。据刘向《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条记载,古代著名丑女钟离春擅长“遁术”,书称“善隐”。有一次齐宣王对她说,他很喜欢隐身术,希望看看。话未说完,钟离春就不见了。

 

骞霄国曾给秦始皇献魔术画师“裔”

《晋书》记载西域名僧“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

 

汉魏时期 ,除了左慈,吴国也有一个叫徐光的魔术师 “常行幻化之术”。

徐光擅长“种瓜植树”,能够边下种子,边长苗,边结果。唐道世《法苑珠林》记载:徐光“于市廛内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子,掘地而种。顾眄之间苽生,俄而蔓延生华,俄而成实,百姓咸瞩目焉。子成,取而食之,因以赐观者。”

公元前十世纪前后,不少西域魔术师也来到中原,时称“化人”。据《列子·周穆王》记载:“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秦始皇元年,西域骞霄国曾给秦始皇献了一位叫“裔”的画工。据《太平广记·幻术》引《王子年拾遗记》,裔其实就是位魔术大师,他口含裔丹青,喷到地上即成画。

有的西域僧人则凭魔术令同道服从。据《晋书·艺术列传》记载,当时西城名憎鸠摩罗什能“吞针”:他在一个钵里放满了针,当着全寺僧众的面,“举匕进针,与常食不别”。就凭这一招,“诸僧愧服乃止”。

 

古人也热衷于魔术“揭秘”

《太平广记》记载唐代侯元“术既不神,遂斩于阵”

 

魏晋时期,魔术中的“还原术”也已成熟,如“断舌复联”、“剪绢还原”、“焚纸复原”等。崔鸿《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有一个西域人能“吞刀嚼火”。他表演“断舌”时,当着观众面将舌头用刀割断,鲜血淋漓;然后将半截舌头放在一个容器中,传给观众验看。但断舌重新含到嘴后,很快接上了,“复吐舌遍示观者”。

然而,再精彩的魔也是假的。与今人一样,古人也热衷破解魔术。比如西域魔术师最拿手的“吐火”便让中原人给破了。《搜神记》揭秘:“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火一片,与黍X(造字,”饭“右边的”反“抱成”唐“)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则火也。”

古人还会用另类手段破解魔术。《太平广记·幻术》记载,五代时期有一位青城道士“能幻术”,以此勾引奸淫贵妇和迷惑富家子弟,后蜀少主派人将其抓到后,用猪狗血泼在他身上,以破其术,显然这样的破解并不可信。

在古代,魔术表演一旦失手,不只是名声扫地的问题,很可能丢掉性命。唐代有个叫侯元的便因为魔术(道术)不灵而被斩,此即《太平广记》中所谓“术既不神,遂斩于阵”。而上文提到的汉代魔术大师“黄公”,《西京杂记》记载的是:“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唐宋以后魔术更是八花八门,现在读者能看到的魔术当时均已出现。虽然道具现代化了,但魔术原理还是古人的一套。

——倪方六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