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濒危物种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启动 长江江豚已不足1000头

2015-03-28 13:53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3月28日 农业部、环保部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行动,昨天从江西鄱阳湖捕捞8头江豚,移送湖北湖南交界处新建的长江故道江豚保护区,正式启动濒危物种江豚的迁地保护工作,全程历时15天。

640 (2)

640 (4)

江豚搬进“新家”

昨天,从江西鄱阳湖来的4只江豚搬进了它们的“新家”,位于湖北监利县和湖南华容县交界水域的长江何王庙(集成垸)故道。科学家表示,这里水域广阔、水质好、航运少、水生生物丰富、渔业活动少,非常适合江豚繁衍生息,有利于维护正在恶化的长江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人员认为,受长江生态环境变化的胁迫,长江江豚的保护已进入了最后的“保种”阶段。如果不加以干预,5到10年将从长江里消失。

长江江豚种群不足1000头

长江江豚是目前我国内陆水域存活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物种,也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长江江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目前整个长江流域里江豚种群数量不足1000头,是国宝大熊猫的一半。并且还在以每年5%到10%的速度锐减。按这个下降速率计算,长江中每3天就有1头江豚消失。

中科院院士:把“种”保下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表示,对江豚实行“迁地保护”主要是保住江豚种质资源,不能让它成为“第二个白鳍豚”。“长江干流危机四伏,人类活动只会越来越多,现有的办法只能多建几个保护区,把种保下来。”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针对长江江豚已经濒临灭绝的严峻形势,农业部制定了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各地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标准加强江豚保护和管理。于康震还表示,农业部计划在长江中下游建立更多的迁地保护基地,扩大江豚的迁地保护规模。“交叉迁移主要是为了避免江豚因近亲繁殖导致种质资源退化。”曹文宣说。

帮江豚躲避危险活下去

江豚,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2500万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13个全球旗舰物种之一。但是,由于长江的密集航运、过度采砂、非法捕捞、气候突变、水污染以及鱼类资源减少和栖息地被破坏等原因,长江江豚已不足1000头。

江豚对环境非常敏感,乐于亲近人类,天生一副微笑的模样;而在环境巨变时,江豚也会因焦虑而从眼中分泌出粘液,被称为“江豚的眼泪”。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的江豚,已经见证了白鳍豚的“灭绝”,而它们这一抹微笑又能留存多久?曾有学者研究得出结论:地球造就一个物种至少要200万年,而人类破坏一个物种也许只要几十年甚至几年。现在,江豚有了新家,希望它们,微笑着,活下去。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