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寄信铜孩儿没了只剩邮筒 被醉酒游客踹坏正在维修
2015年4月10日讯,“寄信的孩子没了,只剩下邮筒了!”在烟袋斜街的什刹海邮政所门口,原本有一组生动有趣的铜像,一个留着小辫子的清朝小孩,正踮着脚往一个大邮筒里投信。昨天有网友发微博称,那“孩子”丢了,对于街头一景的突然缺失,网友们评论不断。
为证实网友们的说法,记者也来到了烟袋斜街。很快,记者就在邮政所里发现了“铜孩儿”,它站在一个玻璃柜台的旁边,胳膊上缠着好几圈胶带。锃光瓦亮的头顶证明,这就是那个每天要被游客抚摸成百上千次的“铜孩儿”。
邮政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这个“铜孩儿”被搬进屋里已经差不多半个月了,半月前一天早上,工作人员上班时发现,“铜孩儿”倒在了地上。经过询问得知,半夜有个喝多了的人,把它踹倒了。“铜孩儿”的胳膊上之所以有胶带,并不是因为胳膊断了,而是用来把它固定在柜台上。“就算搬进屋里,每天也有游客进来摸摸,万一固定不牢,被碰倒砸了人就麻烦了。”
这“铜孩儿”以后还能不能回来,也是不少网友关心的话题,昨天记者也来到了什刹海邮政所上级单位——地安门邮局询问情况,曾局长表示,修复工作目前还在报批中,正式修复时间和具体操作方法最近几天就能定下来。
有网友建议,应该在铜像附近安装摄像头,以保护铜像,对此曾局长也说,这个方法目前不是特别现实,烟袋斜街游客密集,人口流动性极大,如果没有当场抓个现行,即便拍到也难追责。“还是应该靠媒体多呼吁保护问题,铜像虽然算不上文物,但也有这么多人喜欢、关心,几年来它不但是邮政所门前的摆设,也成了烟袋斜街的一景,可别让情绪的宣泄,成为一种不文明行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景一鸣 张硕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