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旅游

海上丝路起点泉州四季如春依山面海 “东亚文化之都”源远流长

2015-04-23 12:01 编辑:TF007 来源:网络

2015年4月23日,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四季如春,终年温暖湿润。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海岸线绵延曲折541公里,有泉州湾、湄洲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其中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q4

永春漆蓝亮新艳  刘宝生摄

“东亚文化之都”源远流长

q6

石狮六胜塔 张梓昌

泉州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85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有最早的伊斯兰清净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跨海大桥洛阳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石塔开元寺东西塔、国内外妈祖庙中建筑礼制规格最高的天妃宫、中国南禅和南少林武术中心泉州少林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等。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国家级31个、省级76个,数量、等级居全国前三位。南音、提线木偶等四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是全国唯一拥用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

泉州拥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暨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南建筑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南音博物馆、德化陶瓷博物馆、惠安女民俗服饰陈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36个。2007年,以泉州为核心区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设立,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13年泉州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720万泉州籍华侨遍布世界

q5

永春县生物医药企业 陈英杰摄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合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落户泉州。长期以来,旅外乡亲心系桑梓,或投资办厂,或兴学育人,或捐资慈善,或兴办公益,涌现出一大批贡献巨大、成就杰出的乡贤硕彦,成为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努力打造“海上丝路”先行区

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2013年GDP为5218亿元。拥有鞋业、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建材、装备五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中国驰名商标达120多个,上市公司接近90家,港口年吞吐量超亿吨。

泉州市一个既保持历史文化名城本色、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工贸旅游港口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和全国第三个金融改革实验区,泉州正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努力打造“海上丝路”先行区。

旅游攻略

交通:航空,泉州的飞机场位于晋江市东环路东侧,晋江市紧邻泉州中心市区。动车,泉州设有动车站。公路,全市高速公路密集,沈海高速公路经过泉州。

住宿:泉州住宿设备完善,旺季时也不用为酒店发愁。泉州酒店、宾馆、客栈遍布大街小巷,高中低档全有,可选择余地很大。

小吃: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历代泉州厨师都善于利用丰富的物产烹饪别有风味的菜肴。由于泉州具有独特的闽南民俗文化,各种庆典礼仪繁多,婚丧喜庆、敬神祀祖、馈赠亲友都少不了风味小点心。面线糊、海蛎煎、土笋冻、碗糕、肉粽、芋果、元宵丸、桔红糕、绿豆饼、润饼菜等特色小吃,味道清淡鲜美,颇受游客欢迎。

购物:泉州拥有特产,包括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等。

娱乐:来到泉州,游客既可选择现代的娱乐形式,又可以欣赏泉州传统文化。泉州是一个到处充满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气息的地方,游客可以去欣赏泉州的地方戏曲,主要有南曲、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戏、高甲戏、布袋戏等,还可以欣赏泉州武术。

关于我们 华侨人民自己的报纸

1985年4月1日,一张全新的报纸进入泉州的千家万户,侨乡人民看到了自己的报纸--《泉州晚报》。 20年来,泉州晚报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事业全面发展,确立了在泉州报业市场的主导地位。报社两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百佳),荣获福建省第七届、第八届文明单位称号。

1986年11月16日,中国晚协首届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四届经验交流会在泉州召开。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