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倪方六说汉字简化史:秦朝已有“文革”“囯”字认同度最高

2015-04-23 12:00 编辑:shixi 来源:网络

2015年4月23日 简化字近年来一直争议,有人认为“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使汉字的内涵和魅力一扫而光!”其实,汉字简化运动在两千年前就已出现,如今议论最多的“国”、“爱”、“亲”等字都是古人率先简化的,西周中伯簋壶上的金文便写作" "……

4748

甲骨文一期甲2858片上两种“无”字

小篆是中国最早一批“简化字”

宋徽宗赵佶将“無”写成简化字

笔划被减少的繁体字,称为“简化字”。一般认为,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多个阶段,而这其中每一进程,或多或少都是对前一种字体的简化。

汉字史上第一波简化热出现于先秦,但在秦统一六国后方全面铺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是这样交代的:“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以这么说,小篆是中国最早一批“简化字”。

“无”字的第一次简化变形,便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一期甲2858版上,曾发现了两个“无”字,写作 94 ,像一个人伸展手臂、手拿东西在舞动。就此字形,《甲骨文辞典》解字称,“甲骨文‘无’字这‘舞’之本字。”在秦朝的文字简化运动中,由丞相李斯主持的“文字改革小组”,将“无”字改成 ,甲骨文、金字的繁琐、复杂结构,由此变得线条流畅,字感突出。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