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老北京的坛与庙:永乐帝毁元代天坛 乾隆时期定标准形象

2015-06-04 12:00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6月4日 老北京快板数来宝说到北京时常用这么一句台词:“九坛八庙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老北京俗话也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九坛八庙一口钟……”其实,“九坛八庙”这种民间流传的说法并不确切。严格地说,明清时期的北京坛庙应该是“七庙十一坛”……

55

“九坛八庙”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坛庙是礼仪的重要载体,它们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数象合一、美善合一的宇宙观、伦理观和审美观,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数字情结,对各种数字都赋于了特殊的涵义,尤其对九、八、五这三个数特别重视。九是纯阳之极,最极致,五是数列之中,最尊贵,所以皇帝为九五之尊;八是方位之界,最广大,所以饭馆有八大楼,绸缎有八大祥,点心有八大件,妓院有八大胡同等等。用这三个数表示皇都的礼制建筑,彰显出了它们地位的尊贵。

坛和庙最早并不是宗教建筑,它们的起源远早于宗教,后世的宗教只是借用了古时坛庙的名称,如佛教的戒坛,道教的醮坛,藏传佛教的坛城,有些宗教的庙宇也称为庙。

作为礼制建筑,“坛和庙”有严格的制度,只为皇宫服务,绝不对公众开放;宗教的坛庙制度不太严格,都对公众开放。礼制坛庙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级,属于皇家祭祀的只有大、中两级。坛大多数是露天的砖石台,少数是“坛而屋之”,即在殿宇内设石坛。明清北京的坛庙几经变化,至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祈年殿完成,延续到1911年,共有大祀级坛四所,它们是天坛(祭祀时称圜丘或圆丘)、地坛(祭祀时称方泽)、社稷坛、祈谷坛(祈年殿内),中祀级七所,它们是先农坛、太岁坛(太岁殿内)、天神坛、地祇坛、朝日坛、夕月坛、先蚕坛;共有大祀级庙三所,它们是太庙、孔庙、历代帝王庙,中祀级庙四所,它们是时应宫(祭龙王、雨神)、宣仁庙(祭风神)、昭显庙(祭雷神)、凝和庙(祭云神)。如此算来,应该是七庙十一坛。如果加上明代建造过的六坛,即天地坛(永乐十八年建,嘉靖九年废)、山川坛(永乐十八年建,嘉靖九年废)、崇雩坛(嘉靖十一年建,清乾隆十二年废)、安定门外先蚕坛(嘉靖九年建、次年废)、西苑先蚕坛(嘉靖十年建,四十二年废)、帝社稷坛(又名土谷坛,嘉靖十年建,隆庆元年废)共计建了十七坛。

七庙为何都是向北拜祭?

古代坛庙形式配置都有规矩。一是祭拜的方向。七庙都是神位在北,向北拜祭,所以主殿坐北朝南。坛的方位和祭拜对象的阴阳属性有关,属阴的有方泽、社稷、地祇、夕月四坛,以阴(南)为上,神位在南,正门在北。其他七坛,以阳(北)为上,神位在北,正门在南。

二是尺寸形式。凡是属阳的,都用奇数,如圜丘上、中、下三层的直径分别为9、15、21丈,天神坛每面5丈;属阴的用偶数,如方泽坛二层下层边长10.6丈,上层6丈,地祇坛长10丈、宽6丈。屋顶形式,祈年殿象征天圆,至高无上,以蓝色象征天,是诸坛庙中的一个特例。三层檐象征至尊(宫殿和礼制建筑最多二重檐)。此外,大祀级的庙用重檐黄琉璃瓦庑殿顶(四坡五脊),制比皇宫;中祀级的庙降为单檐绿琉璃瓦歇山顶(四坡两山九脊),制比诸王。

三是色彩象征。天坛以蓝色象征青天,地坛以黄色象征大地,日坛以绿色象征东方甲乙木,月坛以白色象征西方庚辛金,社稷坛以五色象征五方国土;太岁殿的黑瓦是延续明代祭祀建筑都用黑瓦的通制,因为明成祖朱棣以玄武大帝为护佑神,玄武在北方,北方为壬癸水,黑色。

四是配置成套。所有坛庙都配置有神库(存放祭具)、神厨(制作牛羊等牺牲)、神版库(平时供奉神位)、牺牲所(又名宰牲亭,屠宰牺牲)、井亭(洗涤牺牲),此外还有燔柴炉、焚帛炉等。这些配套设施一般都用低等级的建筑形式,但也有的与祀级一致,等级较高。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