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巴黎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忆奥斯威辛 幸存者:活着比死亡更煎熬

2015-06-05 12:00 编辑:zhaoyaxin 来源:网络

 2015年6月5日 巴黎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最大的厅的地上,塑着一个很大的黑色六角星纪念馆最大的厅的地上,塑着一个很大的黑色六角星,星星中心燃着不灭的火,屋顶也镂空出一个同样大小的六角星。这里,是那些无名的死难者共同的坟墓,这里,日光照进来是暖的,不再有集中营的黑暗阴冷,这里,有着历史不会忘记的事情。

 

纳粹集中营
 

 1 “关于父母,我所有的回忆只有历史档案里的一句话:1943年,奥斯威辛,失踪。”

 

“如果能彻底忘记过去,也许我就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生活,珍惜自己所有,不去想所没有。可是,我没有父母的照片,没有他们写的信,当我想去坟前和他们说说话时,却发现他们连坟墓也没有。关于父母,我所有的回忆只有历史档案里的一句话:1943年,奥斯威辛,失踪。”这段话,是我在巴黎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一本叫做《没来得及说再见》的书中读到的[i]。书里记录了对二战时期曾被关在纳粹集中营意外幸存,却成了孤儿的孩子们的采访。读的时候,心中十分沉重。类似的书,在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的书店里数不胜数。《地狱中心》、《明天在别处》、《纳粹的大屠杀》……一本一本书光看名字就觉得疼痛,而这种痛在所谓的幸存者身上更是一种永在的折磨,幸存甚至比死亡还要煎熬。曾被关入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的抗德英雄日耳曼妮?提永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到:“我身边的人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不要老讲在集中营的那些事了”,然而没有经历过的人又怎么能懂呢?

所以,我来到了巴黎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去了解,也去纪念。这座纪念馆坐落在巴黎四区的正义大道上,地铁7号线玛利桥站下车步行两三分钟就到了,为了纪念二战时期遭德国纳粹迫害的法国犹太人而建,于2005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2 一个老人对着罹难姓名墙静静地站着,缓缓伸手在一个名字上摸了摸

 

刚来到门口的时候,我犹豫着没敢进去,因为门口站着两个武装警察,迷彩服套着防弹衣,手里还一人拿一把步枪。我怕自己走错,先徘徊着确认了一下博物馆的名字,然后壮着胆子问警察这里是否开放?没想到两个警察特别友好,不仅给我指了入口,在我拉门拉半天也打不开的时候还跑来告诉我,门是内部控制的,要先按一个按扭通知里面的人有人要进去,门才能打开。谢过警察,我顺利进入,扑面而来的就是几面刻满了名字的姓名墙。墙上的字很小,密密麻麻按照年份和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了出生年份。这些人,虽然出生年份不同,却都在同一年,死在了纳粹的屠刀下。1942年-1944年,76000名法国犹太人在集中营罹难,其中有11000个孩子。置身于姓名墙之间,只觉得墙上的名字一点点朝自己压来,挣扎着想诉说自己的痛苦,却怎么也发不出声响。我看到周围有一对夫妻,拿手指着墙上的名字一行一行地寻找着什么,还有一个老人对着墙壁静静地站着,很久之后,缓缓伸手在一个名字上摸了摸。此情此景,心中忽然感到一阵难过。就在纪念馆外对着正义大道的那面墙上,还刻着另外3400个名字,这些人在二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拯救犹太人的行动。他们不在乎社会有黑暗,总相信世间的正义能够战胜一切,而这面墙也被命名为正义墙,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闪着光芒。
 

3  法国的“安妮日记”:对生命充满了渴望,却每天感受着死亡的威胁

 

记得第一次了解集中营的故事是小时候读《安妮日记》,读完也给自己的日记本起了个名字,然后天天在本子上写几笔,感觉每天和日记本说话真是了不起。当时还是小女孩的我,不懂那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心里有怎样的恐惧和孤独。后来重新翻起,难以相信那些文字出自一个13岁孩子之手。

在巴黎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我也发现了一本法国的“安妮日记”,日记的主人公叫海琳?贝尔(Hélène Berr),和安妮一样,被关在贝尔森集中营。而就在集中营解放前几天,贝尔不幸溘然离世。

1942年的巴黎,笼罩着战争的阴霾,纳粹铁蹄踏破法兰西的土地,犹太人从此生活在恐惧和躲藏之中。那时21岁的贝尔是索邦大学的一名学生,热爱英语文学,醉心古典音乐,还有一个她一见倾心的未婚夫,幸福的红毯理应就此铺开。然而,随着反犹迫害步步紧逼,贝尔发觉眼前的路越来越黑暗。父亲被捕,身边的人开始被迫佩戴黄色六角形,犹太人只允许上“最后一节车厢”……生活的限制越来越多。她呼吸着空气里的紧张感,记录下心中情感的变化。那里有对未婚夫的深情,更有法西斯的罪行的痛斥,她尽己所能的救助生灵,加入法国犹太联合国总会,奔走于孤儿院、济贫院、医院,她对生命充满了渴望,却每天感受着死亡的威胁。她笔下的文字,冷静而深刻,她理想的生活,芬芳而悠扬。这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姑娘,笑起来是那么明媚,和博物馆照片墙上的每一张面孔一样,把最温柔的笑留给世人。
 

4  照片墙:每个死难者都是笑着的,笑得特别灿烂

 

照片墙上,密密麻麻有无数的照片,有合照,也有单人照,每个人都是笑着的,笑得特别灿烂。光是看照片,绝对感受不到一丝压抑。而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上印着的字,却时时透露出死亡的气息。每个人的照片上,都标注着姓名,出生日期和入营日期。我看到有一大片的照片,上面的姓氏都是相同的,想来一家人连带各个宗亲都没能幸免于难。其中有一个孩子,头上带着一顶小帽,头发梳得很整齐,开心翘起的嘴角把小脸挤得肉嘟嘟的,嘴里好像才长了两颗牙。他的眼神特别清澈,充满对一切的好奇和满足,但凡是个有血有肉的人,都会想去亲亲抱抱,摸摸那白嫩的脸颊。但我注意到,这个1943年12月5日出生的孩子在1944年4月29日就被关到了集中营,那是还不到半岁的年纪。我想象不出来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会怎样生存,甚至也不敢想。于是脑海里浮现出自己边笑边哭看过的电影《美丽人生》,一位伟大的父亲,用自己的爱和幽默让孩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游戏”里,就连电影的名字都充满希望,像照片墙上每个人都笑容那样。我相信博物馆是用心选择了每个人最美的瞬间,将其展示出来,那些用心活过的人,在世间应该留下自己最灿烂的样子。(陈翔)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