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馆日市档案馆开放档案 老照片展示同仁堂自救故事
2015年6月9日讯,今天是国际档案馆日,全市各档案馆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活动,其中北京市档案馆开放了两万六千件档案。此外,非遗展示、档案裱糊体验、老照片免费修复等互动活动,也让广大市民对神秘的档案有了直观的认识。
市档案馆开放档案两万六千件,涉及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体育局等12个单位,其中8个为已撤销单位。时间跨度为1937年至1985年,大部分形成于1952年至1958年。从中可以看到关于恢复“同仁堂”、“东来顺”、“都一处”、“王麻子”等老字号的申请、批复,及关于“牡丹牌”、“熊猫牌”、“义利”、“北冰洋”等著名商标的申请书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档案。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中,一张恒丽号绸缎庄股东在1933年的合影及相关档案记载了同仁堂家族的一段故事。恒丽号位于西单北大街四号,由同仁堂家族创办,日本军队进入北平城后,于1939年被日军以租用为名占有,并改建为日本商店样式。日本军队撤离北平后,同仁堂领袖乐佑申向国民政府请求归还地产。政府以商铺内存在新增建筑为名,向同仁堂索要钱财。乐佑申出示了这张以恒丽号全景为背景的合影证明了原有建筑是多么富丽堂皇,机智地拒绝索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来自民间的手工艺大师现场展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老北京风俗泥塑、聚元号弓箭、皮影戏等传统手工艺。绢花制作最受小姑娘欢迎,来自丰台实验小学的小女生们纷纷围着工美大师徐汶静,等待着一朵鲜红的“玫瑰”绽开。凿、染、握、攒,不一会儿,一朵美丽的绢花盛放在徐老师的手中。“太好看了,跟真的一样,就是没香味儿!”一个小姑娘赞叹道。
在档案修复展示区,几十名观众正在围观3名专业修复人员为破损的档案纸页补洞、加固。“修复一页档案少说也要几十个步骤,非常细致”,正在把档案纸页粘贴在纸墙上以吸湿、绷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北京16个区县档案馆开放档案六万七千件。其中10个区县档案馆设立31个分会场,如丰台区档案馆在卢沟桥文化区、房山区在良乡燕山等。共举办有档案文化特色的展览11个。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孙乐琪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