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品《道士下山》与《我是路人甲》 看尔冬升与程凯歌无声对决

2015-07-13 12:01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5年7月13日讯,两位大导演的作品同档公映,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与尔冬升的《我是路人甲》,一个众星云集,一个群演领衔,一个是有大场面和传统功夫片,一个是生活琐碎故事的小人物生活片,影院排片时,给大片场次远远多于小片。大片场场满座,散场后人人点头点赞,小片虽不至于门可罗雀,但散场时却是静静散场,闲话不多。本来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就突然想起了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故事。

 

光影魔术手拼图

《道士下山》与《我是路人甲》剧照

大导演的阳春白雪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有主见的文官,从不随声附和别人的主张.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你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啊?为什么有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宋玉答道:“先让我说件事吧!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唱歌,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围观的人中有好几千人跟着唱,接着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剩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级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接着,宋玉又说:“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一般人当然不会理解了,我的情况正是这样的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没有再追问下去。后来,“阳春白雪”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而“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如今人所共知,因为毛主席曾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道士下山》和《我是路人甲》哪个是阳春白雪,哪个是下里巴人?如果按宋玉的说法,按围观的人数来论,《道士下山》是下里巴人,《我是路人甲》是阳春白雪。但恐怕这样有些武断,大导演不乐意的,况且,毛主席说过,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要统一。

《道士下山》讲的是小道士学成后被老道士赶下山入世历练一番,最终再上山才再继续修炼更高的道行,故事简单但意境高远,儒释道皆有体现,说的是故事,是人生,是哲理。不仅制作精良,几位重要演员献出的不仅是演技,自带数十年的人生历练与感悟于其中,丰厚了全片的底蕴,最后,画外音给全片提纲挈领,指引银幕前的芸芸众生,下山终能再上山,超越凡俗的云顶之上是人生真意。

与之相比,讲横店群众演员故事的《我是路人甲》就是另外一番气象了,甚至谈不上气象,市井之间的琐碎甚至消解了残酷,或许经历过艰难与无路可走的人能觉出滋味,那也是涩多于苦,大多数人看后只能是给予一份同情吧。

导演尔冬升是香港人,演员出身,《新不了情》是他的名作。香港本来就常被形容成文化沙漠,东方好莱坞的辉煌过去,导演们都在上下浮沉,艺术追求没有那么明确与执着,恐怕尔冬升拍片前不会想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关系要如何处理,他拍的是一种内心感受。所以,说《我是路人甲》就是阳春白雪似乎也不太对。
陈凯歌的眼界在山上,虽遇过挫折,摔过跟斗,他的眼光始终向上跃跃欲试,或许他从未真正下山。尔冬升是上过山也下过山的,最终,他选择留在山下。《我是路人甲》的曲高和寡在于,在此之前群演对于影视娱乐也就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存在着。所以当所有艺术家的眼睛朝上忘的时候,尔冬升不是垂目低首,居然低下身来坐观市井,他的镜头里不是同情悲悯,而是置身于里的体味关心,这足以让人动容。

其实,没必要执着与分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不过是个说法,艺术创作中,眼界与心境固然重要,最后的境界高下在于胸怀与觉识。 J187

 就像看年轻时的自己

一部电影,喜欢还是不喜欢,很大一部分跟观影者自己的体会有关。你能在电影中找到情感共鸣点,自然你就喜欢;找不到,你就无动于衷。

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也一样。公映前邀请了梁朝伟、舒淇、林青霞三人写影评,其中梁朝伟的《听见流星的声音》写得最好。三人中,林青霞的文笔并不比梁朝伟差,但她的影评反响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她没有太多“路人甲”的经历,没有梁朝伟当电器销售员时的那种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的灰暗岁月经历。她自己也承认,平常拍戏都见不到那些“路人甲”,自然没有太深刻的体悟。

“路人甲”就是路人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像王宝强这样由路人甲转变成大明星的只能是修了上辈子的福分,几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尔冬升处理得非常到位,《我是路人甲》的确是讲述一群普通青年追逐“明星梦”的故事,但导演的态度也在影片中最后明确亮了出来:万国鹏最终放弃了去北京拍片的计划,转身去追赶坐车远去的女友王婷,最终两人相拥在街头。导演的态度是:与其追求遥不可及的明星梦,还不如抓住现在的幸福,跟有情人厮守在一起。而相对应的 ,影片中设置了最后疯掉的小饭店老板沈凯这个角色,他在妻子怀孕的时候选择了明星梦,导致妻子离他而去,最后在片场因为忘词被炒掉,最终发疯。跟万国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有意思的是,疯掉的沈凯反而最终回到了妻子的身边,被很好地照顾,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是义无反顾地追求遥不可及的理想,还是回归平淡,过上踏实但可能有些无聊的日子,尔冬升导演的选择是后者。

正因为这样,他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位严厉得不讲任何人情的导演,在拍摄多次没过关的情况下,当场决定将沈凯连同选角导演一同炒掉,看似不近人情的画面也反映了电影圈内冷酷的一面,估计这样的形象让别的导演来演不合适,尔冬升干脆自己上阵做一回恶人,算是“自黑”了一把。

电影中有一群人在小饭馆谈来横店追梦初衷的戏,被不少网友吐槽太教条化,但我觉得恰恰这是这群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奔着“明星梦”而来,有些是为了让村里亲戚瞧得起自己,有些是为了讨口饭吃,而有些是希望成为一个武打明星。

相比明星梦,尔冬升更加希望传达给年轻人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这一点,在覃培军,这个曾经在煤矿下死里逃生的孤儿身上得到体现。他足够努力,足够真诚,但受制于个人形象,连一个机会都没有。而另一位外形不错的男孩,却整天吊儿郎当,不求上进,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让覃培军恨铁不成钢。

看《我是路人甲》,就好像是看年轻时的自己。年轻人大多喜欢好高骛远,“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缺乏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尔冬升最想要传达给观众的。

高晓松在微博上说,自己在黑暗中抹着眼泪看完了《我是路人甲》。“其实是喜剧,但我脑海浮现出入行20多年遇见的无数追梦人:北漂的乐手、伴唱、伴舞、群演、场工、助理以及数不清的工作人员。他们陪着我们披星戴月欢喜悲伤,默默收集没有他们名字的海报,一本合影与签名,几段挣扎的爱情,还有他们的青春。”对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追梦的过程就是梦碎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谁不是谁的路人甲呢?但年少轻狂和不甘心是年轻人的专利,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挥霍,这一点,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具备的。

跟陈凯歌的《道士下山》类似,《我是路人甲》中也流露出不少说教的色彩,有点老者对年轻人规劝的意思。在导演来说,颇有点苦口婆心的味道,但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自然会嫌啰嗦,“没有老过”的年轻人是无法体会这一点的,有观众吐槽,也就不难理解了。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金力维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