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互动 > 北晚资讯

北京晚报百队杯参赛队员家长:足球是个培养男子汉的项目

2015-07-13 12:46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5年7月13日讯,“王老师好!” ,昨天在奥体18号球场U14百队杯比赛场边,一位头发茬夹白、身形略显发福的中年人,向一位头发白多黑少的裁判长问好。中年人是“红玫瑰”的领队韩殿宸,裁判长王燕春是U14组的裁判长,也是韩殿宸的中学老师。当年王燕春带着韩殿宸踢了第一届百队杯,现在韩殿宸又带着自己的孩子们、百队杯第二代出征百队杯了。孩子踢球,父亲领队,恩师执法,三代同场,这感人一幕打动了许多人。

 

1

百队杯的“三代”同场,韩殿宸,他曾经的体育老师也就是裁判长,他的儿子,三人站在了一起。孙雅丽摄

韩殿宸今年46岁了,踢过第一届百队杯,时隔多年,如今他又带着一群孩子回到了百队杯。他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一小块绿毛巾,不时擦着汗水。嘴里喊的最多就是“好球”,时不时地还有“报时”,告诉孩子们还剩多少分钟。对于刚换下场的两个欲坐在椅子上的队员,他赶忙让两人起来,敞开腿平坐在地上以此休息。场上的20号丢了球,还待在原地回头看,他直接“嘶吼”道:“丢了球为什么不回追?”最后“红玫瑰”队以7比6险胜,他说;“这场比赛我们很危险,但我们也打出信心来了,明天在这还有一场,我们还有信心赢球。”说完带着这些初中的孩子们进行了抻腿活动。

对于当年参加第一届百队杯的往事,他久久不能忘却。“那时我还在上高中,是六十一中的,以前百队杯比赛场地都是土场,赶上七月北京下大雨,场地边线处还有一个两米宽的大坑,防守队员往后一退,稍有不慎就掉下去了。”说着这些他自己也笑了, “当时的裁判长王燕春是我的体育老师,就是他当时带着我们踢球,那时候训练条件极其艰苦,他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让我受益很大。如今我的孩子也到了能踢U14的年龄,于是一群孩子组起队来,我带着他们训练,这也让我仿佛回到从前,重新回味一下童年时光。”

韩殿宸还透露王燕春当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韩殿宸说:“当年王老师很是风光,那个年代骑个摩托车,十分拉风了,每天车子擦得锃亮。现在一晃过去了30年,我们这批同学把王老师既当老师,也当老大哥了。”

这次百队杯赛场,王燕春看到自己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参赛,心中更是无限感慨。王燕春一边整理着手中的成绩单,一边说:“对于百队杯,坚持下来的不只有我,还有我带过的学生,如今我带过的学生也有了他的学生,这种传承感很美妙,我希望孩子们能一代代地享受踢球的快乐。”

对于百队杯第二代,韩殿宸认为:现在场地和基本装备比当年条件好多了,可如今的孩子们却很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精神。“足球就是让孩子们学着倾听与沟通,学会互相理解与原谅。五个手指头就相当于五人制,少了哪一个,拳头打出去都没有劲儿。比赛有输赢,但真正要学的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哪怕是在最后一分钟。五个手指头在一起就能形成拳头,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所以,百队杯也是人生的启迪场所。”韩殿宸说

3

孩子们在参加比赛

孩子踢得乐呵
大人忙得不易

2015年的夏天,多少孩子在百队杯赛场上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然而难忘的百队杯不仅属于孩子们,也属于另外一群人。
领队们不容易

家住石景山的胡先生,今年百队杯开赛日那天起了一个大早,他的身份是格调5队的领队,但这个领队当得有点突然。“头天晚上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让我过来当领队。”他笑着说,“原来的领队因为有事儿突然来不了了。早知道这样,我就请年假了,现在周一还得再回单位请假。”这么上心,场上的哪位是胡先生的儿子呢?“没有。”胡先生笑着回头往看台上一指,“我儿子在那儿呢!他们格调有好几支队,他参加的是另一支球队,但是这些都是他的小伙伴,今天也过来看球了。”

场上的队员胡先生都不太熟,他在场边看着球队从落后到追平,心里着急,但只是小声叨念着。中场休息时,场上的队员下来后围成一圈商量下半场的战术,胡先生把买来的冰镇矿泉水递给他们,然后自己就站到了一边……

戴先生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他穿着T恤、大短裤,笑呵呵地站在看台下面不大的阴凉里,瞅着场上这些比自己孙辈还年轻几岁的孩子们踢球。“我女婿是领队,但今天开会过不来,临时就叫我过来了。”他笑呵呵地说,“我看出来了,对手踢不过我们,所以今天我这个领队当得挺过瘾。”

家长们不容易

看焦急期盼的神情,看脖子上打着的毛巾,看双手抓住铁丝网的姿态,如果不是在奥体曲棍球场铁丝网外看见何先生,只听我们这通描述,你或许以为这是高考考场外的一位家长。其实不是,何先生的儿子小何正和一群身穿德国队队服的队友,与“阿根廷队”在参加百队杯比赛。“我们这帮孩子都是同学,热情很高,但平时踢得少,脚底下感觉软和粘。”何先生说,“昨天就输了个大比分。”与多数家长一样,何先生最关注的还是场上自己的儿子,“跑啊,跑啊!”他笑笑说,“我自己并不踢球,可儿子不知怎么就爱上了,虽然踢得不太好,但他非常着迷。我觉得也挺好,其实主要是玩,这个项目挺培养孩子的意志和团队精神的,是个男子汉的项目。”

与一个人在铁丝网外看球的何先生不同,苏先生一家子都出动了。“我们小时候也想参加百队杯,但是当时家在郊区,跑一趟城内实在太远,所以没踢成。现在可好了,小区里的孩子们自己组队,赶上周六日,我们就都过来助威了。”苏先生说,“他们平时都是在小区里的小广场踢着玩,什么条件都没有,但孩子们就是喜欢。”苏先生的儿子是门将,化解了对方多次有威胁的进攻,但对方的一脚冷射,却因为队友的遮挡没能做出反应。“这孩子肯定走神了!”孩子的妈妈一旁念叨了一句,何先生赶紧说:“没有,是队友挡住了视线,他看不清。”可等儿子下场了,何先生上来就批评:“你刚才肯定走神了!”这个小区一共组起了一个6人的球队,当天几乎大部分孩子的家长都到了,其中平时可以带孩子来参赛的一位女士,还担任了球队的领队,虽然最终输了球,但家长们给孩子们的都是鼓励。“没关系,大不了明年再来!”

2

特殊队员合影

特殊队员不容易

SOUL竞技队全队穿着一身“德甲黄蜂”多特蒙德队的队服,讲起这身队服的来历,他们的球员可得意了,“我们球队的灵魂是多特蒙德队的粉儿,这身队服是他挑的。”“那场上几号是你们的灵魂啊?”“他现在不在场上,他转学回老家了,不过他也报名了,16号就回来跟我们一起踢。”那位队员笑着说,“他踢得可好了,就是为了参加百队杯,和我们一起踢球所以才赶回来的。”这得是对百队杯,对这些曾经一起踢百队杯的小伙伴有多深的感情,才能在暑假里专门从外省市一个人赶到北京来参赛啊!

前面介绍的戴老先生,他的外孙小及其实是他的助理,因为场上的小伙伴都是小及的朋友,没有小及,戴老先生场上队员一个都不认识。那小及怎么不上去踢呢?“我也想踢,可是不行,超龄了。”小及笑着说,“我今年都19岁了,去年就是踢的荣誉组,今年是想踢都踢不了了,只能当观众了。”比赛结束后,球队取得了胜利,小及找到本报记者,给他和所有队员在北京晚报百队杯的大展板前留下一张合影,也许在许多年后,这张照片能掀开许多人美好的回忆,打湿他们的眼眶。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李远飞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