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解析“美”字千年演变过程 品中国传统“美”之文化

2015-07-23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5年7月23日讯,“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根据字形分析有两种解说。“美”字在甲骨文中上“羊”下“大”,在古代,羊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因此羊是古人主要的肉食之一。而肥壮的大羊吃起来味道更加甘美,故有味美之意。

 

11

 

“美”字演变

语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美”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根据字形分析有两种解说。“美”字在甲骨文中上“羊”下“大”,在古代,羊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之一,因此羊是古人主要的肉食之一。而肥壮的大羊吃起来味道更加甘美,故有味美之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正是取自此意“美,甘也”。羊古代通“祥”,不论作为食物还是作为祭品都有美好之意,故又有美好的意思。“大”为成人之义,上“羊”下“大”可以诠释为人头上戴有毛羽、羊角之类的装饰品,因此有美丽的意思。现在我们所理解“美”的意思多源于这几种。到了金文、小篆形体多据于甲骨文;到隶书据文字隶变的规律,部分曲线变直线,字形呈现横式,同时伴有波磔的形体;楷书时构形原理依然如此,不同的是笔法与形体取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美丽。那么我们该如何判定“美”?现在有一门学问叫做“美学”,在它的理论中将美剖析的淋漓尽致,就人来看,外在的美即表现在所谓天生丽质的容颜,华丽的服饰和优雅的姿态。然而,不仅于此,同时又有纯洁之美、娇柔之美、可怜之美、坚强之美、甚至病态之美,美在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提升出来的审美要求也是不同的。总之,对于外在的美很难去判定,根据每个人的审美意识形态以及事物本体的具象所决定的。甚至日本学者柳宗悦将美归根于“自在心”。

另外,内在美则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美德,与“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美德主要是建立儒家思想基础之上的道德品格,它包括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廉、耻、智”等“四维”、“八德”、“五常”。

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与中华独特的审美情趣引导着我们趋向美好社会发展,然而对于“美”本体的认知却早已上升到与“真”“善”一样的哲学范畴之内,其本质很难讲清楚。我们当下,仅就在追求内在美的同时不放弃外在,从而让自己变的舒心,让他人舒心,共同建设美好的中华民族,这样社会也将会变得美好。(管继平)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