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揭秘张爱玲遗作为啥层出不穷 宋以朗:被逼成了小粉丝

2015-10-23 12:01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5年10月23日讯,遗作层出不穷,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个是市场有需求,再就是有一个强大的出版社推动,三是有一个强有力的遗产执行人。

 

ÉÙ˧Íâ·â

少帅

 

遗作出版很常见

怎么张爱玲老有遗作出版呢?还是半拉子工程?其实一个作家身后出版遗作是正常的事情。比如鲁迅就有很多遗作被出版。作家多少都有未发表的作品留下来,只要有人看,就会有遗作出版。

外国作家中死后丰产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张爱玲当年在香港为了谋生翻译过《老人与海》,现在也收入了张爱玲全集。海明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其遗作不断出版,海明威的研究者、编辑还发掘出他10多个短篇小说,1部未完的中篇。其中较著名的作品有:《流动的盛宴》《危险的夏天》和《海流中的岛屿》,长达1,500页《伊甸园》也是为完成稿。前几年,他儿子根据他的札记整理出版了《乞力马扎罗之下》,号称颠覆硬汉形象。

凭借遗作闻名于世的代表人物非卡夫卡莫属。 卡夫卡生前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但是默默无闻。1924年,卡夫卡病入膏肓,临终前他托付好友布罗德将其全部手稿付诸一炬。但布罗德却违背他的遗言,将他的遗作全部保存下来,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遗作大部分连标题都没有,有的甚至是非常潦草地写在稿纸或其它纸上。所以现在各种德文版本在某些地方差异较大。遗作让卡夫卡跻身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之列。

张爱玲的作品能否像海明威、卡夫卡一样经久不衰,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张对中文写作和图书市场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遗作出版有条件

市场有需求

一个词叫做赢家通吃,“张爱玲”三个字就是遗作、哪怕是半拉子工程的最好的广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能用双语写作、在中国两岸三地都有影响力,同时后半生如嘉宝一样神秘的巨星级的作家,张爱玲依然是研究者、媒体和市场的宠儿。《小团圆》出版的当年就销售了80万册。而其早年的中篇小说《倾城之恋》迄今依然在畅销榜上。

在一个影像时代,一个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是一个巨大的传播利器,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张爱玲的作品不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话剧,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读者。李安当年一部《色戒》将其很少受关注的晚期短篇小说也纳入读者视野。

强大的出版社做后盾

作家写完作品只是完成一部分工作,进入市场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出版商推动。张爱玲早年在台湾也曾深为出版头疼,直到1968年,皇冠一下子为张爱玲出版了五本书,双方确定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皇冠非常重视张爱玲,给张的版税和老板娘琼瑶一样高。很长时间,皇冠的版税是张唯一固定的收入。因为得到张爱玲的版权,皇冠由一个中学女生读物出版公司变成了举足轻重的文学出版社,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简直就是由郭敬明公司摇身一变成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皇冠也非常器重张爱玲,张爱玲晚年的《对照记》,每篇就是一个照片说明,皇冠每连载一次支付的稿费是1500美元!20世纪70年代, 张爱玲说要写《小团圆》,在皇冠还不知道张爱玲要写什么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预付了一万美元定金。老板平鑫涛和张爱玲从未见过面,全靠书信维持几十年的合作关系。平鑫涛对张爱玲忠诚到了什么程度?据宋以朗说,平老板听说张爱玲对前夫胡兰成和弟弟张子静不满意,便坚决不出这两个人的书。

1995年张爱玲逝世后,宋淇夫妻成了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他们跟皇冠签了合同;宋淇夫妻去世后,他们的子女也签了同样的合同,所以直到今天,皇冠依然是张爱玲作品的唯一全球代理。随着张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增大,皇冠还专门委派了一个外语版权经济处理外语译本。

进入新世纪,张爱玲的主要市场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她的中文简体版版权被新经典公司拿下。新经典是一家在市场运作方面非常有经验的文学公司,他们把一本旧书《窗边的小豆豆》做成了童书榜第一畅销书;还成功地说服“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其作品”的马尔克斯,将《百年孤独》做成了畅销书。去年诺奖作者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亲爱的生活》也做到了百万册,是近年来销量最好的诺奖作品。新经典公司做张爱玲,一方面突出其经典地位,比如今年给张爱玲的作品开研讨会选择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而且一连开两场;再就是切合各种时间点,比如《色戒》电影上映,单出一本。《少帅》繁体版前年就出了,但是简体版放在逝世二十周年,多体贴新闻媒体!

强大的遗产执行人

张爱玲遗作的持续出版,当然最重要的推手是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宋以朗是张爱玲生前好友、经纪人宋淇和邝文美之子。他一直没有结婚,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张爱玲的遗作整理中。他本身有很好的教育修养,同时熟读张的原始资料。可以说他家里到处都是文物,张爱玲遗稿、书信还有很多零碎的纸片。有一次在上海开会,他随手从兜里掏出一封信,说这是张爱玲写的。记者都非常兴奋,围着拍照。这样的小纸片在他家不知道有多少呢。

宋以朗作为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掌握了这么多第一手的文献,他自认有责任向公众交代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他披露了宋家和张的部分通信、他亲自撰写了《异乡记》、《小团圆》的导读,包括这一次专门为《少帅》做了一个解读副本。

陆续出版的遗作和披露的资料可以说改写了张爱玲研究的版图。20世纪八十年代作家木心在纽约给陈丹青要等人讲授文学课,他说张爱玲是乱世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学者止庵认为木心这样说都是因为不了解张爱玲的晚年作品。以前的张爱玲研究都是基于她早年的作品,但是遗作的出版展现了张爱玲文风的转变。以前写张爱玲传记的人能参考的资料只有前夫胡兰成的一面之词,但是《小团圆》和张的书信一出来,那些传记都要改写。

“我出张爱玲的遗作,会有人骂我贪钱,侵犯私隐;如果我销毁,会有人骂我文盲,我什么也不做,会有人骂我什么也不做。既然怎样都会挨骂,我觉得还是自己做主。我把选择的权利归还给读者,而不是给张爱玲的未刊文字做最后的审判。”宋以朗在《宋家客厅》里如是说。

张爱玲遗作还有吗?

宋以朗曾公开答复这一问题:“据我目前整理家里的资料中,应该是没有了。”但是也不排除“有些遗稿,是夹杂在还没有来得及整理的资料里,一时间没有被发现。“此外,由于整理张爱玲资料的研究者并不止他一个,“也可以从别的渠道,比如一些旧杂志或研究机构发现整理出版的”。

《少帅》发布会上,宋以朗表示,从目前整理的资料看小说基本就没有了,散文还有一两篇在整理中。书信集大约有上百万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版。

宋以朗:被逼成了张爱玲研究者

“2003年前,如果你问我有没有兴趣管理张爱玲的遗产,我会说没兴趣。”宋以朗现在是最了解张爱玲的人,看过原始材料最多的人,但是十年前他对张爱玲所知并不多。宋以朗和张爱玲结缘要从他的特殊家庭说起。

宋以朗的祖父宋春舫家境富有,在杭州有两座私家别墅,合称“春润庐”,招待过章太炎、徐志摩、林风眠、胡汉民、宋子文等诸多名流。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一度只要到杭州就住在春润庐——“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宋春舫也是文化人,懂七国语言,专研西洋戏剧,是中国大学开设戏剧课的第一人。1931年在青岛盖了一座私人图书馆“褐木庐”,收藏有几千册外文西洋戏剧图书,所有的书都是精装,有的甚至是小牛皮装订。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称赞褐木庐是他所见过的最考究的书房。

宋以朗的父亲宋淇1949年移居香港,先后任职于美国新闻处、电懋影业、邵氏影业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管理层。宋淇1951年在美国新闻处当翻译书籍的主编,先后聘请夏济安、夏志清、张爱玲等名家。宋淇妻子邝文美也在美国新闻处工作。宋淇、邝文美成为张爱玲后半生最好的朋友,三人通信有六百多封。1955年到1963年,张爱玲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是宋淇介绍她写电影剧本。张移居美国之后,宋淇帮她联系出版事宜、寻找写作资料,甚至帮她理财、买外汇。

张爱玲去世后把全部的遗产都留给了宋淇夫妻。宋以朗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管理张的文学遗产。他对出版没有经验也不感兴趣。宋以朗的专业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工作包括电脑编程和媒体调查,也在美国执法机构做翻译。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2003年,母亲中风,宋的姐姐已经结婚有家,宋是单身,自然由宋以朗回到香港照顾母亲。在这期间协助母亲负责整理张爱玲的合约。他说开始并没有在意家里那些塞满了张爱玲遗物的箱子,更不知道里面有书信和小说稿。但是慢慢地,明白自己的责任,结果一本又一本张爱玲的遗作陆续出版。

因为家庭渊源关系,宋以朗成为了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很多记者问宋以朗对张爱玲的印象,宋说小时候见过张爱玲,但是印象不深,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张爱玲深度近视又不戴眼镜,看事物总要俯身向前——“也许她担心把我和姐姐混淆了。”

宋是目前阅读过张爱玲直接资料最多的人,宋觉得自己很能理解张爱玲,“我不认为她是一个奇怪的人,我觉得自己也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宋以朗说在自己是被逼成为了一个张爱玲的研究者。“我的母亲是2007年去世,我开始管理张爱玲的文学遗产。后来我发现还有张爱玲的手稿《小团圆》。我可以出版这本小说,也可以销毁这本小说,也可以不处理,可以等待其他人来做这个决定。但是,我看不出来有谁可以做这样的决定。现在我没有儿女,我姐姐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可是他们都是美国华人,他们不懂中文。所以还是需要我来做这个决定。”

今天的“张爱玲研究学”也因为《小团圆》而变得完全不同。宋以朗觉得当年决定出版是对的。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