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娱乐 > 艺评

《神探夏洛克》中英语居然穿帮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2016-01-08 12:00 编辑:TF006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8日讯,中国观众苦等两年的《神探夏洛克》终于在2016年元旦期间放出了圣诞特辑《可恶的新娘》,给翘首以盼的粉丝们带来了一点盼头。这一回,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回到了原著设定的维多利亚时代。片里的服饰、妆容、布景、美术,无不真实还原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场景,人们津津乐道于伦敦的烟雾,福尔摩斯的厄尔斯特大衣和猎鹿帽,还有弥漫整部片子的哥特风。别的配置都到位了,片中的语言,是不是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呢?

18_调整大小

英语如同所有语言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相比其他语言而言,英语可能更加多元,受到的关注也更多。在英国的土地上,罗马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维京人、诺曼人,都把各自语言的痕迹留在了英语中;英国本土的莎士比亚、英王詹姆士、约翰逊博士等人,都为英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语,已经完成了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演变,语法和语音几乎与现代英语无异。不过,还是有那么些小细节,能够让我们窥探到时代的痕迹。

《可恶的新娘》中,夏洛克的哥哥麦考夫坐在椅子上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镜头中的裂痕,油膏中的苍蝇,”然后微微一顿,意味深长地接着说,“数据中的病毒”。

对于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说出前两句没什么问题。第一个比喻出自1891年出版的福尔摩斯故事的《波西米亚丑闻》,故事里的案件发生于1888年;第二个比喻源于1611年出版的英王詹姆士钦定版圣经。这第三个追加的小句,听起来可有点奇怪。要知道,1640年英语中首次出现Data(数据)这个词,但到了1946年才开始表示“传输和存储的计算机信息”(这个节点,恰好与人类发明第一台电脑的时间吻合)。虽然早在1398年英语中就有了virus(病毒)一词,可是这个词最早只是用来表示 “有毒的物质”;大概到了1728年,用于表示“引起疾病的传染源”;发展到1972年,这个词才和计算机产生了联系;而一直到了1984年,virus终于第一次正式用来表示“电脑病毒”的含义。

这么看来,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虽然可以说出“数据中的病毒”这样的话,但如果按照当时的语言理解,这个词组毫无意义。如果按照现代的观念解释,话虽说得通,但是在电影设置的维多利亚时代却绝无可能。好在没过几分钟,情节的推进就回应了这句“穿帮”台词。想要知道是怎么处理的,不妨周末去电影院看看吧。

想拍好有史可依的古装剧古装电影,类似的讲究还不少。这当然不是要吹毛求疵,百分百还原当时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相信我,如果那样的话,99%的古装剧都没人看得懂。就算像《刺客聂隐娘》那样,只有寥寥几句古白话台词、尚且被扣上了“文言文”、“晦涩”、“听不懂”的帽子,引来褒贬不一的评价。我们需要的,是别露怯,别穿帮,别说出一些有据可考、时代特色鲜明的词汇、成语或者俗语来。

有些电影作品里有硬伤,比如镜头内容前后不连贯,人物道具变动违反逻辑,或者摄影器材、人员被拍入镜头。还有一些,属于“软伤”。比如高调亮相却恶评如潮的《芈月传》,且不说剧中人物用白纸写字,用铁锅烹饪,坐着胡床,喝着清茶,光说一群先秦的人物,张口是西汉出现的“来而不往非礼也”,闭口是现代才有的“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就能看出编剧没怎么从细微处下功夫。

如果说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还太近,那么莎士比亚时代的讲究可能更多些。在莎士比亚早中期创作的时代,朱丽叶万万不可能是罗密欧的“apple of the eye”(掌上明珠),哈姆雷特也不能在复仇时想着“an 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因为这些说法,得在莎士比亚的晚年才在钦定版圣经中出现。可能因为语言和文化的距离,我们有点体会不到这种差异,那么换个说法也许能明白些。这样的感觉,大概就是听刘备说“你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听诸葛亮说“说曹操,曹操到”,听曹操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听董卓说“我在洛阳乐不思蜀”。没错,就是这种强烈的违和感。

人们有100种方式评判一个剧本到底有没有用心,而语言,则是其中最容易忽略、却又最直观的标准。下次,在关注古装影视作品的服装、道具、妆容、布景是否达标的同时,也不妨看看能不能从剧本中挑出几处“穿越”的台词。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吾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