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舆论

学术腐败问题如何解决? 热烈难掩盖真实黑暗与扭曲

2016-01-18 09:33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18日讯,纲举目张是个常用的成语。纲指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吕不韦在《吕氏春秋·用民》里说:“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也说是说,把绳子提起来,所有网眼就张开了。

 

81c9f985jw1et7chk8uuoj20yi0pv78g

图文无关

学术腐败问题,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谈了这么多年,也没谈出什么效果。如今,有海外学者也参与到讨论中来。媒体报道,近日,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何毓琦在《国家科学评论》刊发了一封面向中国学者的倡议书。在倡议书中,何毓琦建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率先就中国学者学术不端的问题发起一个公开的“全国学者签名系统”,他建议,这一签名系统可以按学科或机构划分,并由相关机构在网上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他还列举了“全国学者签名系统”的种种好处:如对签署人从事不端行为的念头起到威慑作用,其他没签名的学者会感到有压力;任何不端行为完全由签署人负责,使相关机构免受指责和丑闻的影响,从而避免不端行为被掩盖;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向世界表明中国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决心并树立榜样。“同时,也有一些实验证据表明,这个办法兴许管用。”

“这个办法兴许管用”,兴许二字用得最妙。另外一层意思亦即,这个办法兴许不管用。身在哈佛的何毓琦教授对现在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学术不端问题的了解,兴许不止一二。不然,兴许二字,又从何而来呢?不出意料,国内的学者们对于“签名论”的反应相当一致。受访的学者们一致表示,这样的签名,肯定不管用。

若“全国学者签名系统”在网上公示,当然会给参与的学者带来一定的仪式感和心理上的自我暗示。但是,这种效果仅限于那些有道德感、有能力严于律己的人。对于那些利字当头的学者,这样的仪式,恐怕和脱了裤子再出虚恭无异。胡适早就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这里大可以把国家二字替换成“学术环境”。也就是说,在一个没有制度制约的学术环境中大谈自律与虚无的、无实质效果的他律,只能让这个环境更加肮脏。

人们在新闻中并不少见贪官在落马前还大谈廉政的报道,一些地方官员宣誓永不贪腐的声音未落、承诺书上的签字墨迹未干就大收贿赂的事情更不罕见。形式主义的危害之一就在于,一时的热烈场面和轰动效应,很有可能掩盖了真实的黑暗与扭曲。

早有人说,当下的学术不端,源于制度不正。在我国的学术评价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与获奖、轻成果与应用”等弊端,评价过程中的非学术因素助长了学术浮夸和学术腐败。要实现学术评价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必须尊重学术自由,完善奖惩机制,强化学术的"过程性评价",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学术环境的净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制度校正开始,进而重视落实与创新。学术制度建设是纲,纲举目张。这样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岂是一个“全国学者签名系统”能够承载得起的。(侯江)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