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最强大脑》郭敬明和Dr.魏开撕 “星际迷航”成背景

2016-01-21 12:21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21日讯,最近一期的《最强大脑》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争辩,郭敬明和Dr.魏对挑战项目的不同看法更引发了各方热议。

11

如果在其他综艺节目中,两个嘉宾如此观点对立地各执一词,毫无疑问会被扣上时下的流行语“开撕”,而在《最强大脑》里,即使观众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郭敬明对Dr.魏翻白眼,Dr.魏听完郭敬明的话拿鼻孔重重地出大气表示不屑,也丝毫不会产生“撕”的戏剧感。因为,他们的争论不是口角,而是思辨,他们的争论没有在这档科学节目中喧宾夺主,而是更进一步深入了主题,勤于思考比拥有真理更可贵。

第三季《最强大脑》的常驻评委阵容是两文、两理,作家兼导演身份的郭敬明和主持人陶晶莹属于文科思维,Dr.魏和军事专家张召忠则代表理科思维。第二期节目一共有三个项目,郭敬明都与Dr.魏意见相左,而在第三个项目最后决定选手去留时,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的差异性则很明显。陶晶莹和郭敬明为选手惋惜,要留,Dr.魏与张召忠态度坚决,令去。这期节目播出后,针对郭敬明是不是应该在科学家Dr.魏面前强词夺理,观众争论很多。

最后,《最强大脑》科学团队的主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出面解释。刘嘉教授认为在前两个项目上,郭敬明看对了本质,“星际迷航的确如郭敬明所讲,是找茬游戏。但它的难度在于‘量’,那面星空大屏上有很多点,量上去了就非常难。这个项目上,郭敬明的道理没有问题,但他没能体会到‘量’的差异所造成的难度倍增。钢管丛林本质上讲确实是扫雷游戏,但它的难度在于,第一, 选手必须蒙眼完成,还要记住路径,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二,选手要在丛林里面不能迷失方向,因为蒙眼所以靠本体感觉必须保证方向,偏之毫厘就会掉下去。”而关于“扎染密语”,刘嘉教授则同意郭敬明的说法。

《最强大脑》前两季,Dr.魏的科学背景在文科思维的评委面前竖起一道高墙,换句话说,即便高晓松也曾与之有过争议,但还是停留在对选手的人文关怀层面上,没有评委认为有必要在科学层面上与Dr.魏辩论。Dr.魏树立起科学没有温度的铁面判官形象,也是因为没有遇到挑战。而郭敬明则与以往嘉宾不同,从人情世故的角度讲,他对选手能力的评语比Dr.魏还更刻薄,但他的每次质疑都有背后的逻辑思考作为支撑,他没有把科学视作自己的盲区短板让思考绕行。郭敬明真正带着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进入科学领域,这样的态度正是《最强大脑》所需要的。

科学不能无条件地支持,否则就没有进步的可能。Dr.魏的专业水平当然毋庸置疑,但他并不是全能的。交锋与争辩成为这档综艺节目的亮点之一,也是引领观众漫游科学迷宫的最佳路径。 (金力维)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