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冯骥才: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六部作品揭秘真实自己

2016-01-22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21日讯,冯骥才今年74了,精神头看起来还是那么足。

 

3

冯骥才

前不久,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他连着参加了两场新书发布会,说得激动,索性一直站着讲,滔滔不绝。一米九多的个子,声如洪钟,在台上格外有气势。会上,他带来了自己的六部作品,包括青岛出版社的《冯骥才》(共6卷)、《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昌都卷》(预计共16卷),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河北卷》(预计共20卷)、《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画史上的名作》,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俗世奇人(足本)》。除了小说,其他几部都是“累死人的事”。

这是冯骥才这些来,在文学艺术创作和社会工作上难得的一个交汇展示。熟悉冯骥才的人都知道,他从二十多年前起,就开始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关注范围越来越广。从木板年画、口头文学到传统村落、唐卡,他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将它们“抢救”到纸面上,一卷卷大部头的著作接连公之于众,无一不充满了使命感。与此同时,他的艺术创作却慢了下来,有时会觉得“欠文学的时间真是太多了”。去年,作家出版社邀请他在二十年前刷子李、泥人张等“俗世奇人”系列小说的基础上续写18篇新作,他也不得不挤在国庆长假的七天里一口气完成。

二十多年来往返于极度的现实和极度的虚构中,他一直在写,好像总也没有个终点。新出版的六卷本《冯骥才》是他这些年来对自己创作的一个精选集,包括了他的文学创作、书画作品及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著作等,足足300万字,却还没占到全部创作的一半。他在序言里说,这么多年来在各个领域齐头并进,想对自己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但又写道,“我天性是个爱好与涉猎广泛、关切多多的人,这就给我总结自己时带来很大麻烦”。有不少出版社找他出全集,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在创作旺盛期里,“还得活一段,出全集还早”。

几年前他上《艺术人生》时,主持人朱军问他会把作家、画家、院长、教授哪个身份放在第一位,他选择了作家。那时他觉得,无论是画画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他都更关注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生活审美,而这些都来自于一个作家对于艺术和土地的情感。但现在,他为自己选择的第一身份却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跟‘有知识的人’的区别就在这儿。”

“当你把镜子擦清楚了,你自己也就看清楚了。”十几年来,通过“实打实地和社会接触”,74岁的冯骥才竟有些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天津大学里面,到去年正好成立十周年。虽是熙熙攘攘的校园,这里却是另一方天地,宁静清幽,好像把喧闹隔在了外面。建筑是西式现代风格设计,门口挂着学院的铜牌,牌子沁出些暗红的锈迹,周围爬着几根在冬日里脱去叶子的常青藤枯枝。大门里有一方水塘,水面上冻着厚厚一层冰,冰底下却色彩斑斓,畅游着几十尾硕大的锦鲤。一尊清瘦的徐志摩像和一座明代木结构门楣一起立在塘边,两三个穿着学位服的学生架着三脚架来回拍照,把这里清静幽美的风物都收进背景里去。

院长冯骥才就在这里办公。据说他只要在天津,就会总来办公室坐着。这里是教学研究机构,有中国木板年画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等三个“国字号”研究中心,也有诸多艺术博物馆,展览着从各处收集来的民间艺术作品和冯骥才自己的文画创作。馆里安静少见人声,角角落落却都溢出一种艺术气息,既散漫又精心:一出电梯口,就碰见四尊金刚怒目的古代雕塑;一低头,就看见茶几底下卧着一只稚拙的小老虎石塑。几间办公室的书架上,从最底下一格到顶着天花板的最高一格,都整整齐齐排列着这些年卷帙浩繁的成果,每一本都有砖头厚。

学院建成到现在有十年,而从开始关注文化遗产到学院成立,冯骥才也度过了十年。加起来,整整二十年有余。(刘航摄)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