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科技

揭秘未来美术馆是什么样? 艺术+科技是必然趋势

2016-01-27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27日讯,上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以“艺术+”的创新模式发起了艺术新型平台“未来艺术实验室”,尝试用新媒体方式做艺术展览,同时多媒体展览的首展“漂流的文明”开展。“未来艺术实验室”在2016年将会为中国公众呈现多个大型多媒体特展,例如“印象莫奈”时光印记大展、“图坦卡蒙”古埃及文明巡展等。未来艺术实验室是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核心,以智能计算、智能交互、智能设备和智能应用为手段,探索未来艺术的表现形式。

 

1

未来美术馆

过去艺术多以静态二维状态呈现,而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展览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艺术一直在跟随科技的进步发生变化和演进。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艺术被扩展到无限空间,随着三维空间和虚拟建模技术的出现,艺术被扩展到三维空间甚至完全用想象力创造出的虚拟空间。人们通过感应设备和互动装置创造出能够触摸、参与和感知的4D艺术形式。

未来艺术实验室正在尝试开发多媒体展映技术,展览“漂流的文明”现场大量运用了多媒体展映的技术还原巴黎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六大著名博物馆的经典作品。展览现场通过数字媒介、灯光投影、互动装置在现实空间中创造出多维、立体和动感的艺术作品,参观者可以触摸艺术、走进艺术、甚至成为艺术的一部分,如《蒙娜丽莎》可以展开优美的微笑,梵高的《向日葵》可以铺满整个会场,毕加索的作品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展示抽象的艺术形态。

新的展映技术不但可以带来沉浸式体验,还能带来更多的智能化服务。大数据这个词是近些年很热的词,大数据应用到美术展览中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阶段是艺术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获取到有用的信息,用这些信息服务展览。艺术展览的大数据发展才刚刚开始,推动艺术馆的展览方式,匹配正在扩展的大众艺术需求。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力量甚至可以定制个人需求的展览,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喜好、过往的经历甚至根据此刻的心情,打造一个量身定制的个人美术馆。数字科技可以做到让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空间看到完全不同的图景,这是完全独特的一种专项体验。

展览中,“艺术世纪”App和“漂流的文明”展览的互动也颇受关注,借助感应设备,可以将展览信息通过手机应用提供给参观者。相关专家介绍,过去大家觉得艺术很遥远、很空虚,是因为我们很难完整感受到艺术作品中传递的氛围,今天当我们在展览中欣赏一幅作品时,与作品相关的信息,包括作者的生平、创作的背景,作品创作之后衍生出的故事和名家的点评都能及时地推送到手机App中,这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所彰显出的力量。

在项目刚启动时也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有人说所谓的多媒体展览就是用投影在墙上去打两幅图片,所谓的互动装置就是增加几个红外摄像头,所谓的数字艺术馆就是在手机上做一个能转动的手机模型,所谓的艺术+科技就是把过去画在画板上的颜色投射在屏幕上,显示在电脑中。不过这其实是对艺术+科技的误解,艺术+科技的目的不是用科技对艺术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我们看到有人在用Excel作图,用表格代替像素,从而创造出无限扩展的图景,我们看到有人在用感应设备创造让人在雨中行走的屋子,我们看到有人在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去训练计算机分辨什么是真迹,什么是赝品。科技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画板和更加丰富的画笔,能够用更加自由的方式去创造更多创意的美。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陈梦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