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民国大学小考 从清华到福建协和

2016-03-17 12:00 编辑:TF006 来源:网络

2016年3月17日讯,民国的大学,分国立(如北大、清华)、教会(如燕京、圣约翰)、私立(如南开)、民办(如中国大学)四种。囿于篇幅,此文只约略谈谈前面两种。若论国立大学的代表,厚德载物的清华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改制为国立大学。有人评价云:“30年代初的清华园,是《早春二月》中的芙蓉镇,一座‘世外桃源’。”

8_调整大小

福建协和大学生物实验室。

民国的大学,分国立(如北大、清华)、教会(如燕京、圣约翰)、私立(如南开)、民办(如中国大学)四种。囿于篇幅,此文只约略谈谈前面两种。

若论国立大学的代表,厚德载物的清华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始建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改制为国立大学。有人评价云:“30年代初的清华园,是《早春二月》中的芙蓉镇,一座‘世外桃源’。”

而谈到教会大学,此处先不提赫赫有名的燕京、圣约翰,仅以远在东南一隅的福建基督教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1915年成立,1951年停办)为例发掘吉光片羽。有过来人回忆说:“它坐落在闽江的入海处,十几幢宫殿式校舍,耸立在树木苍翠的山坡上,绿瓦红墙,檐牙高琢,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校舍的周围,点缀着几十幢或红或黄的小洋房,若隐若现于丛绿叠翠之间。”

清华与协和,一国立,一教会,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建于历史上有名的古城中,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又输入了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一方面继承了中国文明的深厚渊源,一方面则是外国文化长期的耳濡目染。这两个方面既相抵触,又相糅和,显示出独特的精神内涵。

归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当年的清华对国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洋学问的推崇。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学校建设的深入,这种由特殊国情造就的特殊教育方式在日渐式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新旧合冶,殊途同归”,1928年,从隶属外交部转为隶属教育部的国立大学后,由清华人自己填词谱曲的新校歌渐渐代替了建校伊始美国人写的校歌,传遍美丽的校园。而在南方的福建基督教协和大学,西方文化则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