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聚焦京城最后掏粪工工作一日 最让人头疼的事竟是它!

2016-04-20 14:17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6年4月20日讯,掏粪工,消失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已经有很多年。随着城市发展,似乎无人记得,究竟是何时,大小罐车取代了背粪的工人。然而在京郊西五环路边的长辛店大街,还有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的几位掏粪的工人。

17_调整大小

周艳东挑着盛满粪水的桶走出院子

现状:工作仍是又脏又累

早上7点多。“哦,好的,我一会儿去您家。”说完这句话,周艳东把手机揣回衣兜,戴上手套,拿起绑着塑料桶的“齐眉棍”——这是他自制的掏粪舀——走进了长辛店大街西侧、“同福里”的一个院子中。

长辛店这一代,平房的格局颇像是北京城里的小胡同。这儿的厕所也有公、私之分,有的院落稍微宽敞,居民们便凑钱在院子里建起厕所。因为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设施,因此,还需要人工掏粪。

和居民打过招呼,周艳东便走进了一间一米见方的小屋。粪桶放在一旁,他拿起大舀子伸进坑位,一勺一勺将里面的粪水舀进了桶,然后,他用扫帚,将蹲坑旁边滴落的屎尿清理干净。紧接着,他将两只盛满粪水的桶挂在扁担上。这一挑粪水三四十斤,周艳东一路小碎步,穿过只有一人宽的小巷,来到了小胡同里。他的“三蹦子”粪车,停放在小胡同里。他将从居民院子里掏出来的粪水,利落地倒进车后的大铁罐子里。

“这个小伙干了好多年了,掏得最干净。每次茅坑快满了,我就给他打电话。现在,这一片居民都愿意用他。”一位大婶说。在这里,掏粪靠口碑。周艳东出来的时候,大婶笑呵呵地把15元钱交到了他手里。

周艳东一上午的活儿,其实不过五六家,最后一家院子挺深,得走三四十米,并且厕所大。一般的厕所通常他一至两挑就能清理干净。这个大厕所,周艳东一共挑了五挑,收费40元。粪水倒进铁罐里,他看了看,还差一点儿没满,“去车站旁边吧,那边有两个公共厕所,也是我承包的。”

欣慰:能吃苦颇受人尊敬

1983年出生的周艳东是江苏徐州邳县人。身材不算高,皮肤黑里透红。他初中毕业后出来打工,曾经在河南的羊皮作坊干过活。23岁结婚,24岁也就是2007年,他来到了北京,投奔老丈人,一起在长辛店打工。他的老丈人20年前就来到了北京,很早就开始从事挑粪的工作。去年开春,老丈人因病回到老家,周艳东开始独自撑起挑粪这一摊活儿。

胡同旁的街坊们,都知道周艳东会在每个月15日、30日两次来到这里掏粪,路旁早已有居民们站在门口等待他。“一般一个月两次就够了,如果临时需要,居民们都会给我打电话。”像这种一两挑儿就能清理干净的,一次收费大都是15元左右,视厕所所在院子的“深度”可能略有增加。

看到有记者来给掏粪工人照相,老街坊们挺高兴,“当年讲究‘劳动不分贵贱’,所以有时传祥一样的劳模嘛!”但真到了掏钱的时候,居民们也都有自己的说法。“当年生产队里派人来挑粪,根本不收钱。”“还15块钱啊,能不能便宜点儿?”“您看看我们这破厕所,一直不给改造,都怕蹲着的时候塌了,被拍在茅坑里。”

跟着周艳东这一上午,并没有看到太多歧视他的行为。只是有两个看他挑粪的小伙子,大声聊着,“这活儿应该找个驴车拉,或者跟那个骆驼祥子似的,自己拉车。”

周艳东一笑而过。偶尔会有人,老远看见他和粪车,便捂着鼻子。有人会嫌臭,让他赶紧把粪车开走。不过,让周艳东觉得挺欣慰的是,更多的老街坊对他,充满了尊重。因为“这活儿,咱北京人嫌脏嫌臭,干不来。多亏有人家外地小伙子,能吃苦啊!”

18_调整大小

周艳东一上午的活儿,其实不过五六家,最后一家院子挺深,得走三四十米,并且厕所大。

困惑:卸粪已经成了一件难事

上午10点多,已经忙活了三个多小时,周艳东的粪车基本装满了。他骑着“三蹦子”从长辛店南口行驶至京周路,大约十多分钟后,就到了赵辛店村,很快开到了田地边。

这里有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正在地理忙活。打个招呼,周艳东直接把车开到了地头儿的粪坑前,将一车粪水卸了进去。“咱们这儿,还没有改造的信儿。我看见那边都圈起了地,可能要盖楼啦。”大婶兴奋地说。

农民们希望商业开发、住上小区安享晚年。然而,这正是周艳东最烦心的事儿。几年前,长辛店南口旁边还有很多田地,而近年来有些地要盖楼,有些地人家不种了,找地儿卸粪,已经成了一件难事儿。“前几年,卸到人家地头儿上,人家好歹给个十块八块的。现在,附近都快找不到田地了,只能免费给人家,而且越卸越远。”

忙了一上午,周艳东带着记者来到了他家,位于长辛店、赵辛店之间的“西峰寺”。这是个普通农村小院儿,门口摆着另一辆三蹦子粪车,是“自动抽粪”的。下午,周艳东会开着这辆自动的,再去胡同稍微宽阔的院子抽一车。如此一个月,他的收入大约有4000元。

别看收入不多,这里也有着热心的居民给他生意,还有朴实的京郊农民帮助他的生活。他家墙外堆着一摞大白菜,这些菜是卸粪的菜农们送给他的。虽然卸粪早已不给钱,但农民不忍让这个勤劳的小伙子白干活。

他租住的小屋子里外三间,一个月的租金只要450元。卧室摆着炉子。除了电灯电视电饭锅,屋子里没什么电器。之前他的老丈人、妻子都生活在这里。周艳东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不再生啦,够了。”孩子们知道父亲在北京做什么,“这很正常。”

热了热头天的剩菜,拿出一点咸菜,这便是周艳东的午饭。简单扒拉几口,记者离开时,周艳东已经开始准备着下午的工作。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张硕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