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莎翁当代如何“Play” 戏剧人怎么说

2016-04-22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80岁的林兆华穿着一身运动夹克,坐在自家敞亮的客厅里。他是个有性格的人,耳朵有点背了,但精神挺好,现在还在抽烟,每天一包的量。

QN2}8@5E1M9$U_ZO%P$VMQ8_调整大小

林兆华

“大导”林兆华:从莎士比亚里找“自己”

和许多古典戏剧的钟情者不同,被业内称为“大导”的林兆华一开始就坦承说,自己对莎士比亚其实没有多少研究,也谈不上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他个人实际上更喜欢现代戏剧,只是现代戏很难有好的本子出来,只好时不时转向经典剧作。相比起排高行健、过士行的戏,林兆华排莎士比亚剧的确很少,只有1990年的《哈姆雷特1990》、2001年的《理查三世》以及2007年的《大将军寇流兰》(又译《科里奥兰纳斯》)三部,且相互之间隔了挺久。

然而,这并不影响这三出古典戏剧的现代品质。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已被多次搬上舞台,但林兆华的这一版哈姆雷特依然有很高的辨识度,令人印象深刻。演员没有什么特别的扮相和服装,布景不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厅堂,而是极为空旷简陋,只有顶上吊着两个电扇一样的道具,正中摆着一个理发师用的旧剃头椅子当作王位——这个椅子是舞美设计师易立明从乡下淘来的,隐含着谁坐上谁挨宰的寓意。更令人惊讶是戏中哈姆莱特的换位处理,这位复仇者的台词不仅出现在主演濮存昕口中,也出现在国王和波格涅斯口中。其实林兆华的想法并不复杂,就是为了表达“人人都是哈姆莱特”的理念,“今天是哈姆雷特,明天也可能是小丑,也可能是国王,谁都可以有哈姆雷特的处境。”

《哈姆雷特1990》是林兆华成立工作室后的第一部作品,演员们从排练片段开始慢慢成型,准备时间很长,前后跨度很大,但从一开始,林兆华就想好了他要表达的“泛哈姆雷特”思想,“有了这个东西我才排”。演员们起初也不理解他的设计,纷纷提出疑问,他就跟他们一点点解释清楚,最后成功把这出古典悲剧演出了先锋气质。

相比起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中国人对《理查三世》和《大将军寇流兰》就陌生得多了。林兆华选这两出戏,也只是因为发现“剧本里有我说的话”:从《理查三世》里,他读出了他想表达的“人们对于阴谋、陷害的麻痹感”;从《大将军寇流兰》里,他读出了他想表达的“一个真正的英雄,被自己人杀死了”。“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太多了”,林兆华说,他选剧本,其实并没有太多考虑主题,也无所谓喜不喜欢,只是突然间发现自己的思想被另一个人写的剧本呈现出来了。

以这种方式阅读剧本,是从干校时期开始的。五十年代末,林兆华入中央戏剧表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里,莎士比亚只是作为欧洲戏剧史课堂上一个重要作家的名字出现的。老师指定课下排练的戏目里,也多是中国现代戏,外国戏极少。直到去干校劳动时,林兆华才带去了一些经典剧本,没事时就翻开看看。“上学时都没怎么好好看过剧本,都是在干校看的。看着看着,哎,这个戏可以排排,那个戏可以排排。”

“我得有我自己的表达,有我自己的方式,不然排它做什么。”在《哈姆雷特1990》诞生后不久,林兆华就在文章里引用布莱希特的话说,“有能力这样做的人就有权利这样做”。如今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导演,读莎士比亚,要有自身的解释,光靠戏剧评论家的一些东西是不行的。“我们不仅仅需要莎士比亚,我们更加需要我们自己对莎士比亚的认知,这才是经典的价值所在。所谓永远的莎士比亚,并不是莎士比亚本身,而是我们赋予了莎士比亚什么。”

2013年,《大将军寇流兰》受邀赴爱丁堡艺术节演出,这是中国第一部在爱丁堡艺术节上演的戏。当时,艺术节的总监到世界各地选戏,来北京看了林兆华这出,觉得不错,就直接请去了。这部戏充分体现了林兆华对于“形式”的追求,早在2007年初排的时候,舞台上出现的两支摇滚乐队就震惊了观众。林兆华自己倒觉得没什么,用摇滚来呈现两个对手国交战,“挺好”。在爱丁堡去了两三天,演完了就回来,他也没太在意当地媒体和观众的评价,“爱怎么想怎么想”。
现在,林兆华正打算排《仲夏夜之梦》——他的第四部莎士比亚戏。排这个也并不为凑莎士比亚400周年的热闹,他只是觉得这出戏“可以弄得很活泼”。尽管还没想好怎么排,但可能会加入一点民俗的成分,比如民间的说唱等。如同以往排过的所有戏,他在莎翁这出浪漫喜剧里,发现和表达着他想要的东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