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五年后再看“阿拉伯之春” 中国罕见作出评价

2016-05-16 20:14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曾经的突尼斯执法官哈姆迪应该从未想到,五年多前她与街头蔬果摊贩的一场口角,竟然成了“阿拉伯之春”的导火索。如今,西亚北非地区充斥着恐怖活动和武装镇压。哈姆迪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当时没有这么做”。

71

公道君(ID:bjrbplb)也常常幻想,如果生活中真有“后悔药”卖该多好,但遗憾的是,现实不是童话。

近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了“阿拉伯之春”的策源地突尼斯,在专访中谈及对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的看法,并将这些国家沧海桑田的变化总结为三类模式——

突尼斯模式,以对话协商完成了政治过渡,但新社会问题丛生;利比亚模式,国家迄今仍未能摆脱无政府状态,恐怖势力滋生蔓延;埃及模式,接连发生街头革命,军方被迫出面恢复秩序。

王毅直言“只有找到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才能可长可久,真正适应形势的变化”。这是中国官方罕见对“阿拉伯之春”作出评价。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巨变?它又给予世人哪些启示?

72

在公道君(ID:bjrbplb)看来,“阿拉伯之春”客观上打破了中东地区长期陈旧的强人政治秩序,正如有评论说,从长远看,这有可能成为中东从旧秩序向新秩序过渡的历史转折点。

然而,“阿拉伯之春”并不是一个和平美好的进程。其蝴蝶效应大大超出了世人预期,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和人道主义灾难带来的痛苦,更是让很多人直言这是一场“阿拉伯之乱”。

这里头,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太多。公道君认为,首要一点就是再次印证“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国家的变革必须符合当地的国情和社情,符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和水平。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本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在本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事实说明,这对于中东地区尤为重要。

世界上或许再没有一个地区的复杂程度能超越这里。且不说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势力的介入,单就中东地区自身情况而言,就已是一潭浑水。从历史上追溯,一战将统治中东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击得粉碎,随之而来的不稳定结构持续到今天,爆发余震已是命中注定。

而无穷无尽的思想争执又加剧着矛盾——逊尼派、什叶派、温和派、极端派等等,全部站在自身立场解读世界,缺乏统一基础,更无法理解对方,有效的共识与作为无从谈起。

对看似大同小异实则千差万别的中东国家来说,把“西式民主”视为灵丹妙药,希望“一招鲜,吃遍天”,实在过于理想化。

就拿伊拉克来说,存在库尔德人、逊尼派、什叶派三股势力。各个派别自主命运,分裂无法避免;维持统一,又牵涉选举比例以及力量制衡等问题。种种既定条件下,以“西式民主”来治理,显然捉襟见肘。真正有效的治理方案究竟在哪,只能由当事国出以公心、因地制宜地探索。

73

探索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回想这场乱局的形成,除了阿拉伯国家自身的问题,西方国家也脱不了干系,头号捣乱分子就是美国。美国布局中东、插手中东的战略考量,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中东地区是美国控制欧亚非大陆必须站稳的战略节点,倘若在这里腾挪自如,美国几乎就能实现对世界能源的控制。二战之后,美国逐步空前强化在这片区域的存在感,直到今天,这里发生的众多重大事件,背后都或多或少有美国人的影子。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美国永远不会从中东收手。

还记得,奥巴马竞选总统时承诺终结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2009年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近日《纽约时报》报道,奥巴马在本月6日打破前总统布什保持的纪录,成为美国史上进行战争最久的总统。

如果奥巴马明年初卸任时,美军仍在阿富汗、伊拉克与叙利亚作战,那他将成为美国史上唯一在两个任期内每一天都对外用兵的总统。如此强大的外力,无疑为支离破碎的中东添了巨大阻碍。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认清了现实,并呼吁中国参与中东事务。

其实,中国并未远离,同时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如王毅外长在采访中所言,中国的立场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而不是以盟友划线,或者根据利益来做出选择。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这是中国的基本经验,我认为在中东和西亚北非地区同样如此。

在公道君看来,王毅外长的话真是肺腑之言,更是凝结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或许是破解中东难题的关键一招。只是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真心听懂,让中东能早日重归宁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公道”,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公道”,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北京日报公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