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章念驰来京讲祖父章太炎 叹“做名人后代不幸”

2016-05-17 10:45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6年5月17日讯,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办、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承办的大型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讲座“章黄国学讲座”首期讲座上周日在北师大敬文讲堂开讲,从上海赶来的章太炎嫡孙章念驰开讲《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作为章黄后代,我有这个义务澄清一些误解,所以这次讲座一经王宁师姐的召唤我就来了。”章念驰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自己这些年“已经不搞祖父的东西了”,现在出来讲“实在是觉得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但他还是决定把自己知道的写出来,“别人也有别人知道的,大家把知道的都写出来,就复活了这段历史,复活了这个人”。

1_调整大小

章太炎嫡孙章念驰上周日在北师大敬文讲堂开讲《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

章太炎的孙辈5人中只有章念驰从事的工作与祖父最接近。章念驰生于1942年,1978年起进入上海社科院,从事近代史研究兼《章太炎全集》的整理出版工作,目前担任东亚研究所所长一职,是上海市政府参事,至今仍在工作。章念驰时常感到巨大的压力,因为全家只有他一个人在做与章太炎相关的研究整理工作。“做名人的后代是非常不幸的,因为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如果你很开心,人家会说你轻浮,如果你很沉重,人家又会说你怎么愁眉苦脸的。”章念驰感叹,“大树之下,哪能长出更大的树啊,如果说祖父是大树,那我连一颗小树都不算啊,哪里能够继承的了他的东西。” 采访中,章念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家没人做这个工作了”,言语中透着一丝无奈。

章念驰做过不下上百场两岸关系的报告,但是来讲祖父的生平,这才是第三次。“我今年已经75岁了,我觉得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应该把我知道的一些东西与大家进行交流,以前我不想为他说话,到了最后的岁月我必须为他说话。”章念驰说,自己曾经不讲祖父是因为不想作为他的后人来评价他,认为作为后代来讲“最不适宜”,但目前社会上和学术界对于章太炎的种种误解让他感到不安。
“08年我中风了,后来能够治好我很意外。所以之后我就想把以前留下的事情无论如何要做掉,该做的赶紧抽出时间做。”章念驰叹口气,“现在还是没有办法,没有人接替我的工作,国家说明年吧,明年吧,老是说明年,我的研究停了许多年,但不能不写了,写得再不好,也得开始写了。”章念驰去年在台湾也出版了一本书,他发现,台湾如今的国学研究也出现了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状况,完全无法和早年的盛况相比了。

讲座前一天,章念驰从上海只身飞抵北京。“我前两天把家里的东西都送给了余杭。”章念驰口中多次提到的“余杭”,是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章太炎故居和章太炎纪念馆。“我这几十年来收集的材料有一箱子,我是没有精力再去研究了,就都送给余杭了。”章念驰解释,“不捐出去,放在家恐怕失散地更厉害,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勉强地从事一点关于他的事情,这几年来,章太炎纪念馆的东西几乎都是从我们家里拿出来的。”

章太炎有3个女儿、两个儿子,3个女儿为原配王氏所生,章太炎于1913年和汤国梨结婚,生下两个儿子,长子章导,次子章奇。章导和章奇,一个从事土木工程,一个学了化学,次子章奇1948年去了美国。长子章导有5个子女,分别是:章念祖、章念辉(女)、章念驰、章念靖(女)、章念翔。

章念驰说,自己和弟弟念翔家都是女儿。“除了我大哥念祖,我们两个儿子都生的是女儿,我只有一个女儿,大哥念祖的儿子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刚刚结婚,还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有孩子。”章念驰说,他的叔叔章奇去年在美国去世,年近百岁,一生一直单身,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我们家这个姓氏不繁茂,如果大哥的儿子没有儿子的话,我们这一姓氏就没有了。”

再过一个月的6月14日是章太炎去世80周年。章念驰今年出版了一本新书,与讲座的名字相同,名叫《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他已经离开我们很久很久了,一般人对于他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大多数人大概知道他就是一个疯子而已,一个迂腐的老人,一个出了门不认得回家路的书呆子。”章念驰说,“现在社会上流传了很多关于他的风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取代了一个真实的章太炎,我感到非常地不安。”

章太炎这个人物的塑造与媒体的传播不无关系。“我不是非常配合记者的,记者往往喜欢猎奇,我却没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给他们讲。”章念驰并不认同许多报道中章太炎“疯疯癫癫傻傻乎乎”的形象,不仅仅是媒体,章念驰认为学术界对祖父也存在不少误解,西方很多人对他的研究都认为他是个‘桀骜不驯的天生的怪人’,日本有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他研究了章太炎一辈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认为章太炎是个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思想家,对此种种,章念驰都不认同。

章念驰来京主要想讲关于祖父的两件事情,一是革命经历,一是学术成就。章太炎的学术涉及八个领域,章念驰说,祖父自己最喜爱的是医学,但他成就最高的却是小学。“为什么他别的学术都没有形成学派,唯独小学形成了学派呢?他的每个领域都有继承人,但没有继承出一个学派,学派必须要一直有人发展。”王宁先生也认同:“我们现在做小学,最后还是回到了章太炎”。章念驰认为,今天的人们对浩瀚的经书无从着手,无非是对“小学”的了解不够,读不懂音形义。

“王宁先生和她的同门师兄妹和几代弟子,把我祖父早年《说文解字》的演讲花了那么多年进行精心地整理,成了清代以来最权威的对《说文解字》的系统的整理。我以为这样的一本书,没有几个人再会看得懂,没想到出版社告诉我这本书已经多次再版。” 章念驰说,鲁迅先生晚年说,“说文”一个字都记不得了,只记得老师的音容笑貌,这是他谦虚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他当年跟祖父学习《说文解字》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先生主持,系列“章黄国学讲座”意在阐发章太炎、黄侃先生的学术研究与国学思想,通过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实社会的反思,对中国当前的文化建设问题有所启迪。王宁先生介绍,此系列讲座既是一个学术讲座,又是一个面向社会的讲座,除了回应当下对于国学的热情,还能够针对现在国学宣传中的乱象进行梳理。

王宁先生感叹,现在大陆专门研究“章黄”只有我们一家,原来在南京、武汉都有章太炎的学生,季刚先生(黄侃的字)的学生,走着走着就剩我们了,但我们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王宁先生今年也已八十高龄,她的研究生学生也已到了第三代,王宁说,西方学者总结我们的“章黄”学术研究已经到了第六代,而章念驰则认为还不止,甚至“有七、八代”了。

“近现代国学的开创者是章太炎,这几年看来国学喊得比较响,但我希望大家知道近代国学到底是谁在说,很多问题现在都在混乱中,不少关于太炎的东西都是道听途说,在学术上是完全不正宗的。”王宁先生告诉记者,太炎先生的东西不是很好懂,因为他用说文的字,“现在的人连繁体字都看不懂了,不要说说文的字了,现在知道这些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陈梦溪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