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北京"三山五园"命名:乾隆赐名万寿山为太后祝寿

2014-05-23 03:54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三山五园”是清朝北京西北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成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三山五园”区域被划定为西郊皇家园林保护区,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作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写入报告。 万寿山。 历史上,北京西郊皇家园林荟萃,早在清代就素有“五园三山”的称誉,而近代则称之为“三山五园”。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山”为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五园”为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尤其是自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正式营建畅春园始,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代皇帝精心营造和扩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风景秀美、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区。其实,“三山五园”之说,清史中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目前见到最早的关于“五园三山”或“三山五园”的记载,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朝侍郎鲍源深所著《补竹轩诗文稿》中所写到的:“九月初,夷人焚五园三山,圆明园内外胜景,悉成煨烬矣。”由此可见,“三山五园”一词是民间对以圆明园为中心的皇家园林荟萃的美誉。应当说皇家园林的命名是十分讲究的,不但要有吉祥之意,还要有意境,既要含蓄,也要深刻,还要简洁、明快,几乎每个园林的名称都要经过反复推敲,仔细斟酌,探其渊源,或引经据典,或借景生意,并多由皇帝钦定或御赐。 “三山”之命名——万寿山得名缘于乾隆皇帝给“孝圣”皇太后祝寿 万寿山在颐和园内,为燕山余脉,元朝称瓮山,其山前湖泊称金海。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给“孝圣”皇太后祝寿,乾隆皇帝传谕:“瓮山著称万寿山,金海著称昆明湖”。此后,“瓮山”遂更名为“万寿山”,“金海”更名为“昆明湖”,意为祝老太后“万寿无疆”。“万寿”二字出自《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所谓君子,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谓之:“指宾客也。”这里的“万寿无期”,最初只是诗人对宾客的祝福语,后成为对天子(帝后)祝福的专用语。此后演化为大众化的祝寿、祝福之吉语。 香山之名源自“香炉山” 香山 香山在静宜园(今香山公园)内,海拔557米。其来历一说源于巨石,在香山的最高峰有两块巨大的岩石,形如“香炉”,因山势险要,每逢阴雨天气,巨石上似喷云吐雾的现象,远远望去,好似香烟缭绕,袅袅升空,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二说其得名源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故《帝京景物略》称:“山所名也,曰香炉石。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三说源自佛教经典。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国都城附近有香山,其弟子均入香山修道,故《华严经》在排列“阎浮提(阎浮,乃树之名;提,洲之意。)十大名山”时,香山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山)名列第二,成为佛教名山。佛教传入中国,“香山”之名也来到我国,不少建有佛教寺庙的高山都被称为“香山”。 玉泉山源自明代前的“玉泉垂虹” 玉泉山在颐和园西五六里处,静明园内,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六峰连缀、逶迤南北,主峰海拔100米。在“山之阳”,最突出的地方是“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因泉水自高处“龙口”喷出,“琼浆倒倾,如龙喷汲,水清而碧,澄洁如玉”,故得“玉泉”之名。又因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说,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乾隆皇帝历品各地名泉之后,钦定玉泉为“天下第一泉”,并御题了“玉泉趵突”碑立于山上,于是山以泉名,得名“玉泉山”。 “五园”之命名——畅春园寓意“四时皆春” 近春园 畅春园位于北京大学西侧,是康熙皇帝在明代“李园”旧址上建造的规模宏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有“京师第一名园”之称。该园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归来后兴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全园建筑告竣,被正式命名为“畅春园”。“畅”为流通,顺利,且“畅”字又是“长”字的谐音,更比“长”字意义深远。“春”字为春天、春色。“畅春”意为四时皆春,春色满园,八风来朝,六气通达,预示着春风得意,蓬勃兴旺。以此得园名,多富诗情画意之趣。 清漪园寓意“清水漪澜” 清漪园即颐和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以祝贺其母六十大寿的名义,在瓮山前修建大报恩延寿寺而大兴土木,十六年(1751年)正式定名“清漪园”。“清漪”二字系因转意而得,出自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叙呙氏家绳集》:“风值水而漪生”,“漪”是指水的波纹,“清漪”即“清水漪澜”,以形容昆明湖水态实景的秀美。咸丰十年(1860年)此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再次兴建,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意。“颐”为《易经》卦名,《序卦》曰“颐者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而“和”为“太(泰)和”,即太平、和谐之意。 静宜园寓意“恬淡宜时” 静宜园即香山公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七月,次年三月竣工。乾隆皇皇帝于当月下旬御制“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中,《勤政殿》最为著名:“悦心期有养,好乐励无荒。漫拟灵称囿,偏宜山号香。问农频驻跸,咨采喜同堂。家法传勤政,孜孜敢暂忘! ”静宜园是以山林为主体的园林,“静”为安静、安详、恬淡、平和,即从容,坦然。“宜”为适宜、宜时、适时。以“静宜”得园名,意为这里的山林环境安静、清新而雅致,更适宜修身养性、有所作为。 静明园出自《庄子》“正则静静则明” 静明园在颐和园西侧玉泉山,原称澄心园,始建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十一年(1682年)初告成,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奉旨更名为“静明园”,该园以山景与清泉为盛。“静明”二字出自《庄子》:“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意思是说心神端正就能保宁静,常保宁静就可以一心不乱,心灵虚空。而心灵得以虚空,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静明”指的是一种境界,以此得园名,是说此处可以因“静”而“明”,得以修身养性。 圆明园取“圆镜明亮光洁”之意 圆明园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赏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一处花园,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时,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十一日,胤禛首次“恭请上(即指康熙皇帝)幸花园进宴”。这是圆明园有文字记载之始。“圆明园”之名系康熙御赐。“圆明”二字本是指“圆镜明亮光洁”,佛教的解释是“彻底领悟”。不过,雍正皇帝还另有解释:“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由此表露出雍正皇帝以德治国,励精图治,勤于朝政、力求圆满的心境。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户力平/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