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蒲黄榆9号楼”里的“老头”汪曾祺

2016-07-08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蒲黄榆9号楼门牌号”,1983年到1996年间,作家和家人一直居住于此。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他“衰年变法”期最好的文章,多出自蒲黄榆路9号楼里的一个格子间“书房”内。

作者 李峥嵘


8_调整大小

80年代后期 写作中的汪曾祺

斯人已逝,书香犹存。

今年《榆树村杂记》再版重出,这部书和《蒲桥集》同为汪曾祺先生当年在蒲黄榆寓所写成,是他仅有的以蒲黄榆为题的两部自编文集。2016年7月6日下午,一场具“蒲黄榆地域特色”的新书发布会在汪曾祺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丰台区方庄地区社区服务中心举行。

蒲黄榆为什么叫蒲黄榆?当年著名的戏剧家曹禺有一次打电话给汪曾祺,说你住的那个地方怎么那么奇怪,怎么叫“捕黄鱼”?在北京怎么还能捕到黄鱼?汪曾祺就作了一番考证,并写成了文章,原来蒲黄榆是把东蒲桥、黄土坑、榆树村三个地名各取其一个字拼合而成的。 汪老的考证到底对不对呢?《榆树村杂记》重版发布会现场,来了方庄地图手绘者谷建华老先生,谷建华老先生已经八十多了,他是方庄地区最早的片警之一,他考证蒲黄榆是蒲庄、黄土坑、榆树村这三个村子的字头起的名。蒲黄榆一开始是一个单位名称,不是地区的名称。1954年蒲庄、黄土坑、榆树村组成合作社,得起个名,是一个叫刘续明的刘木匠取的名,说怎么着吧,干脆蒲庄、黄土坑、榆树村取这三个字头,叫蒲黄榆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整个方庄地区,十几个小村都合并为一个大的合作社,还叫蒲黄榆农业生产合作社。

虽然汪曾祺的考证和最初的取名有所出入,但是他的确是在这里写出了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他不是老北京,却写出了北京的市井风情,包括两部很有京味儿的小说《安乐居》和《小保姆》

汪曾祺的儿子汪朗回忆:“我家老头原来就有这么一个习惯,有时候就愿意到小酒馆,一边喝一边聊。住家对面有一个小公园,安乐林,他爱在哪儿转一转,然后在那儿买点儿菜,跟人闲聊,这是他的一种生活习惯。我印象里就当年,邓友梅、林斤澜,都找老头来喝过酒,他们都住在城里的,晃晃悠悠就回去了,但是老头一般不写他跟人喝酒的情况。”

汪曾祺的作品充满生活气息,他把蒲黄榆一带的生活永远留在了书中。他不喜欢逛超市,他喜欢去菜市场,他写到他怎么买菜、怎么做菜,是用北京的小萝卜跟干贝一块烧,招待台湾作家,那味道特别鲜甜。他写北京的豌豆黄、盐水煮毛豆、炸酱面,宛如一幅风情画。写风俗,是为了写人。汪老很有自知之明,他说自己写的东西清新浅易,不大能概括深刻的社会生活、没有史诗的恢宏,但是他的风格是由他的个性和他的生活决定的。

七十岁生日那天,他在蒲黄榆9号楼的小书房写了一首《七十书怀出律不改》:

悠悠七十犹耽酒,

唯觉登山步履迟。

书画萧萧余宿墨,

文章淡淡忆儿时。

也写书评也作序,

不开风气不为师。

假我十年闲粥饭,

未知留得几囊诗。

他说自己的创作被文学批评划入淡化一类了的。“我的作品确实是比较淡的,但它本来就是那样,并没有经过一个“化”的过程。我想了想,说我淡化,无非是说没有写重大题材,没有写性格复杂的英雄人物,没有写强烈的、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但这是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文化素养、我的气质所决定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澜壮阔的生活,没有见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你叫我怎么写?我写作,强调真实,大都有过亲身感受,我不能靠材料写作。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现他们。”

一个甘愿平常的老头写下了平常的蒲黄榆和平常的生活,二十年后,我们阅读这些文字,依然甘之如饴。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