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到老都像一块滚石

2016-10-21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上周末,推迟了时间、让人翘首以盼的诺贝尔文学奖爆了大冷门,宣布要把这顶桂冠戴在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头上。跨界跨得实在太大,若不是因了互联网能看实况直播,不明真相的人们乍一听定会将其作为一条洋葱新闻。

作者 张玉瑶


1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其实从1996年起,迪伦就被提名这一奖项,但可惜除了粉丝之外的人们从没太当回事:一来是之前名次太靠后,而来更主要的是心理作用作祟——人们想到了村上春树多年“陪跑”的命运,却不会想到瑞典的老先生们竟真的大胆到把一个文学奖颁给音乐家。

两边倒的争议从一开始就在发酵,支持者流下感动的泪水,大赞其“实至名归”,反对者则大摇其头,指斥诺奖此举是“侮辱了文学”。有意思的是,这一回人们并未单纯按照大众/精英、民间/学院的身份来站队,而是每一边的队伍中都有不同身份的拥趸。

迪伦的歌词在多大意义上具备文学性?其中体现的政治性是伟大的抗争还是对六十年代的跟风?其音乐带给人的是超时代的灵魂震颤还是怀旧者的一厢情愿?人们吵嚷不休之际,75岁的迪伦正在开巡回演唱会,面对这个新闻他一言不发,只是朝台下唱了一首歌:Why You Try to Change Me Now(为什么你们现在要尝试改变我)。据说到现在诺奖委员会还没联系上他,不知道他是否会去领奖。

然而我们并不能改变他。他还是这么酷。鲍勃·迪伦,响亮的名字。五十多年了,人们一直在挖掘他的一切,甚至有了一门叫做“迪伦学”的东西,但他如此善于用艺术来掩藏自己,在很多层面上我们对他始终一无所知。我们唯一确知的是,他一直很酷,挟着六十年代的革命风潮和“垮掉派”的气质,成为二十世纪闪闪发亮的文化象征。

鲍勃·迪伦向来拒斥媒体。演员、编剧斯科特·科恩在1985年有幸采访了他,之后这样写道:

鲍勃·迪伦,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离“弄明白”迪伦最近的地方,可能是他在2004年出版的惟一自传《编年史》(2006年国内首出中文版时名为《像一块滚石》,即他的代表歌曲之名,2015年再版改回原名)。这是迪伦不多的能够在传统书写意义上被作为“文学”阅读的文本。这本书他断断续续写了三年,仅仅写成了第一卷,但随即就在《纽约时报》的非虚构类排行榜盘踞了长达十九周,并获普利策奖——至少在那个时候,他就在跨界表演上收获荣誉了。

初读《编年史》这本书,对美国现代音乐史陌生的人多少会一头雾水:里面有太多的人名(很多都在音乐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和专业音乐术语。更要命的是,迪伦没有按照惯常的名人自传路子来纪事本末、剖白人生,而是——借用他1963年那张专辑的名字,freewheeling,是“放任自流的”,或“随心所欲的”,或“自由自在的”。尽管书名叫做“编年史”,但却和编年的体例没有多大关系,他的脑子里好像有一副标记了各种时间和事件的扑克牌,拿到哪张,就从哪里讲起。我们翻开第一章第一页,看到第一句话是:

路·莱维,利兹音乐出版公司的头儿,带我乘出租车去西七十街的皮提亚庙,给我看那个袖珍录音室。

仿佛平淡而突然的一句。然而迪伦是有他的叙事策略的:直到写书的2004年,他都把这个片段视作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和高光之一。坐上那辆出租车前不久,他刚刚被老牌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而后者即将为他推出他的第一张专辑《鲍勃·迪伦》(1962年)。在此之前,他只是个在纽约格林尼治村的酒吧、咖啡馆里表演的无名小子,能被著名的“煤气灯”酒馆接纳为固定歌手并为著名民谣歌手戴夫·范·容克伴奏,就能让他兴奋不已。

包括戴夫·范·容克在内,迪伦记下了和他同时代的那些格林尼治村歌手的种种往事,为后来的人们重新回顾六十年代初由此兴起的民谣复兴运动提供了另一个样本。事实上,这个不满二十岁的无名小子在寒冬的暴风雪中坐着一辆四门轿车,从中西部北方的明尼苏达州一路驰骋来到纽约,正是为了来寻找这些“在唱片上听过的歌手们”——特别是他视为导师的民谣艺术家伍迪·格斯里。

在此之前,迪伦是个地道的小城青年。“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弹奏吉他。”他在马丁·斯科塞斯的纪录片《迷途的家》中如是说道。1941年5月24日,他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尔曼。6岁时举家搬到矿业城市希宾,那里轰隆的矿车后来成为他一些作品的灵感来源。很多年里,他靠着收音机来追随美国音乐动向。后来他到本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上大学,在那里接触了伍迪·格斯里们的唱片。于是他决定退学去纽约这个“世界的首都”,接触那些人的世界。“纽约市,这座将要改变我命运的城市。”“我走了很长的路到这里,从最底层的地方开始。但现在是命运显现出来的时候了,我觉得它正看着我,而不是别人。”

他大学期间还改了名字。“鲍勃”是罗伯特的昵称,而“迪伦”却是来自诗人迪伦·托马斯。他读了诗人的一些诗,并觉得“迪伦”听起来比“艾伦”响亮。这在暗中也标示了他日后同诗歌的关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