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画廊 > 在线画展

田迎人黑白油画《胡适想家》

2016-10-28 17:36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e3%80%8a%e8%83%a1%e9%80%82%e6%83%b3%e5%ae%b6%e3%80%8b1024_4

胡适想家(黑白油画)

胡适安适?

胡适想家。

胡适想家时,脑子里会出现什么样的图画呢,一定就是这样的图画——古老徽州的建筑群,皖南水乡泽国常见的灰瓦白墙的民居。在这里,画家田迎人很是俏皮地代替白话文的先驱、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胡适害起了思乡病。她的这幅黑白油画《胡适想家》,便是在想象中描述,这位19岁就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的游子梦回绩溪故里的情景。

有趣的是,画面里,并没有出现这位戴一副眼睛、文绉绉的白面书生的身影,却只是犹如白帆簇拥着的一片高大屋宇。为什么要让人物出现呢,要知道,想家的人即使在睡梦里,也仍然是辞乡远游的天涯羁旅。对他来说,关山渺渺而归途遥遥,因而就更觉得自己的故园是一味的好,就连原本并不以雄伟见长的徽派民居建筑,也多少有了些城堡矗立的姿态与味道。

先让我们熟悉一下胡适先生的老家——绩溪。如今作为县城,它归宣城市管辖,位于安徽省南部,即属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菜故里”、“徽厨之乡”。其境内重峦叠嶂,数十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雄起,令其大部分民宅因依山而建,尽显嵯峨。苍翠、茂密的天然植被中,竹林遍布,也有不少桑树、杉树、油桐树、马尾松、青冈栎和山核桃……而人文胜迹之古道、古庙、古桥多多,仅祠堂就有130余处,自然而然成为旅游者们的心仪。

自己的故乡,无论美丑妍媸,都使人留恋,何况故乡如此之美?胡适曾不无遗憾地说:“我在家乡受教育9年之后,一生在外地和外国度过,只有四次回乡。”他还说过一句感人的恋乡“情话”:“海外‘土生子’,生不识故里,仍有故乡情。”而他常说的口头禅是——“我们徽州”。因此,想必他梦回故乡的时候颇多,尤其是在漂泊无定的晚年。画家田迎人自从造访过“徽州”以后,脑海里就总是出现小桥流水的古镇、黛瓦白墙的街景、花草点缀的院落……无奈前辈画坛巨擘吴冠中先生,早已经留下素朴、淡雅、清丽可人的江南徽派民居建筑的景致,足令后人手持画笔,徒生“眼前有景吟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但是,当徽州民宅与胡适先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建筑因人而高大雄伟,文人使建筑蕴藉风流。这是画家在构思时,多么巧妙的联想与跳跃式思维?

画中,江南传统徽派民居建筑群落异常紧凑,庞大,稠密,又因其高度可观而显得颇有气势,即便我们和作画人一起来俯视,仍然会产生一种“须仰视才见”的钦佩与崇敬。田画家在打腹稿时所苦心设计的非写实的图案,正可以显现胡适先生,梦回故乡绩溪的那种迫切的向往与期待。故乡,在游子的心目中总是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故乡,是远离他的赤子心中不可替代的神明。正因为胡适先生不仅是文人,还是诗人,所以他会在想家的时候,无意中把自己的家乡美化,甚至抬高。而我们所见的每一所民宅的个头和块头,的确都长高、变大了,其颜值与美感也随之陡增,就像混乱年代的物价飞涨一样。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原本最为醒目的建筑构件——马头墙(又称防火墙),也被田画家弱化处理,而且有的房屋上有,有的房屋上无。相比倒霉的、被弱化的墙壁,被田画家有意强化的树木还算幸运。画面上方和左侧的树木,比高大的屋宇还要高大,那是因为在胡适先生想家的梦里,故乡是分外的蓊郁,满目苍翠,郁郁葱葱。

相关推荐:【田迎人油画作品评析】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彭俐/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 weibo北晚新视觉微博
  • mobile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 app北京晚报APP
  • weixin北晚新视觉微信
  • ys1新视觉影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