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黄埔军校为何选址长洲岛?

2016-12-01 14:30 编辑:TF008 来源:网络

回眸千年历史,中国或许没有一座城市可以像广州那样,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总能岿然不动,保持千年繁荣,从未真正、长久地衰落过。个中原因复杂,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广州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甚至一度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唯一窗口。而要了解广州千年繁荣的奥秘,广州海丝文化的发祥地黄埔是绕不过去的地方。日前,全国三十多家主流媒体齐聚广州黄埔,受羊城晚报、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广东报纸副刊研究会之邀,展开了一场海丝文化的寻根之旅。

%e7%9f%b3%e5%a4%b4%e4%ba%ba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1850年商船云集长洲岛(绘画作品)

黄埔位于广州的东南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到广州旅行的人慕名参观黄埔军校之后,常会感慨,“没想到黄埔军校那么远。”现如今,黄埔区却用一组数字把所谓的“远”彻底改变了。去年黄埔区工业总产值7036亿元,约占广州市的37%;税收收入超过706亿元,居全市各区之首。黄埔辖区内的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生物岛等园区等因为汇集了一大批国内顶尖高新技术公司,而成为国内高新技术领域的地标。事实上,黄埔区的发展再造了广州的城市版图——黄埔区与主城核心天河区已基本相连成片,广州已具备了一座世界超级都市的体量。

某种意义上,城市化进程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更微妙的变化在于,黄埔与老城区地理上的拉近,也重构着广州的文化时空,黄埔传承千年的海丝文化与几十公里外荔湾区、越秀区的老广州城市文化,沿珠江汇入东西向连成一体,共同托举起两者之间以天河为代表的现代化新广州。想来,珠江新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和地标,那么理直气壮、自信满满,也因为有了这份厚重的历史作为底色,才不会像很多新兴城市的高楼一般,总是显得突兀和做作。

%e4%bb%96%e4%b8%aa%e4%ba%ba%e9%a3%9e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长洲岛是黄埔区历史文化遗迹最集中的地方。

广州古港与南海神庙

    冬日的广州,阳光依然耀眼,黄埔区庙头村巨大的榕树绿意盎然没有丝毫倦意。这里是广州古港口扶胥港所在地,广州海丝之路的起点。今天的扶胥古港最具标志性的遗存无疑是与古港相伴而生,建于隋代的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临江而建,如今江面已很狭窄,不再具备通航条件,但在唐宋时期,扶胥港曾是中国第一大港,当时的“广州通海夷道”已长达14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航道。来广州贸易的国家、地区不下100个,海上贸易空前发展。凡进广州的商船都要在扶胥港接受检查,而中国货物也从这出海运往亚非各国。在古代,无法预知神秘莫测的大海,于是南海神庙就成了人们朴素信仰的中心,就连国外船员在扶胥港靠岸,也会被感召去南海神庙朝拜上一拜,求南海神保佑“海不扬波”。

南海神庙面朝珠江航道,顺着解说员手指的方向,能清晰地看到古港口的遗迹,从石阶引道、精美的石雕中能依稀想象出当年扶胥港万商云集、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解说员介绍,2006年复建的瑞典哥德堡号帆船,从斯德哥尔摩远航到广州,瑞典国王和王后专门从古港遗址登岸,到南海神庙参加纪念活动。哥德堡号的传奇故事佐证着当年广州对外贸易的兴盛。1745年哥德堡号从广州满载着大约700吨中国物资返航。不知道当年哥德堡号船长是否也曾靠岸到南海神庙祈福,我们看到最终的结果是,哥德堡号顺利驶过了台风盛行的南海,却触礁沉没在了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波罗的海。沉船上捞起的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拍卖后不仅支付了远航广州的全部费用,还获利14%。1986年开始,瑞典考古发掘哥德堡号,令人吃惊的是,打捞上来的部分茶叶色味尚存,仍可饮用。

民间对于南海神的崇拜,真正得到官方确认是在隋代,594年隋文帝下诏在扶胥港建南海神祠。此后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祭祀南海神。726年因为久旱不雨,唐玄宗遣太常少卿张九龄赴广州祭祀南海神,从此开创了皇帝派重臣代祭南海神的先河。如今南海神庙仍留存着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被誉为镇庙之宝,日本学者松浦章指出,今天广泛运用的“海事”一词即最早就见于此碑。到清代康熙皇帝先后十一次派遣重臣前往祭祀南海神,1703年,还御笔为南海神庙书写了“万里波澄”四个大字。

扶胥港在历经了隋、唐、宋、元四朝代繁荣之后,到了明朝,港口淤塞,加上朝廷海禁,慢慢被废弃,被上游的黄埔古港取代,而南海神庙依旧矗立于此,民间对南海神的膜拜依然盛行。每年南海神诞,善男信女便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庙头村,并渐渐成为广州乃至珠三角最古老、最盛大的民间庙会。祭拜南海神,是官方与岭南民间在信仰上达成的共识,经过一千年多年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现象。

长洲岛浓缩中国近代史

珠江汇入南海之前,变成了一片裂变状的水系,被纵横交错的水网切割成的小岛,散落于珠江之中,长洲岛便是其中一个。如果说,扶胥古港是广州海丝文化的起点,那长洲岛则见证了近代海丝文化对岭南生活的深刻影响。长洲岛北望黄埔港,从天河南跨珠江,车绕行于复杂的水系间,经过大学城后上长洲岛,城市、岛屿与水网交融,今日的广州呈现出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气质。

清乾隆年间,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到广州的外国商船停靠在黄埔港,官方只允许少数洋人入城,大部分水手只能到长洲岛休憩、补给,长洲岛随之迅速成为中外民间交流的舞台,讲洋味粤语甚至成了当地的时尚。此时这个9平方公里的小岛事实上已成为中国最早放眼望世界的地方。如今长洲岛是黄埔区历史文化遗迹最集中的地方,这与长洲岛得风气之先不无关系。

%e5%a4%a7%e6%a6%82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黄埔军校学生宿舍

黄埔军校、柯拜船坞、外国人公墓、粤海关旧址、巴斯楼、长洲炮台等历史遗迹散落于岛内。从这些古迹的名字中就能依稀看到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外国人公墓埋葬着包括首任美国驻华公使义华业在内的400多位外国人;柯拜船坞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首家修造船企业,直接催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反英浪潮中,柯拜被长洲岛民掳走,自此下落不明;长洲炮台是光绪年间为保卫广州而修建的要塞,全部采用德国克虏伯大炮,配备120公斤重炮弹,只可惜,炮台建成直至清亡,三十多年间一直没派上用场, 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后大炮不知所踪……每一处遗迹都能读出一段沧桑往事,和睦相处的友好,剑拔弩张的仇恨,历史什么时候变脸,似乎谁也猜不中。

当然在长洲岛所有遗迹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黄埔军校。参观黄埔军校时,正值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观者络绎不绝。长洲是中山先生的福地,1917年9月,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授印仪式就在长洲岛的黄埔公园举行;1922年陈炯明叛乱,他也是选择到长洲岛避难,并最终萌生了创办军校的想法。

站在国民党元老谭延闿书写的“陆军军官学校”大门前,黎启义有意将声调提高一些,他的普通话比大多数广州人都要标准、流利,像是专门练过。他谈起国共两党的黄埔名将,像说相声贯口一般,语速飞快,时不时翘起大拇指,表情自豪。黎启义原来是黄埔造船厂的工人,喜欢钻研历史,现在已远近闻名的长洲史专家。黄埔军校校本部原是广东陆军小学校旧址,俗称走马楼。走马楼是黄埔师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课室、宿舍、办公室都设于此,它是军校的中心,许多中外闻名的将领从这里走出。然而1938年走马楼被日军的飞机炸毁。1996年,广州市按“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重建了校本部。行于走马楼上,追忆国共两党历史,实在难以想象,中国大地上随之而来的种种宏大叙事,竟都是从这里起步。走马楼二层有两间学生宿舍,都是整齐、朴素的通铺,每个房间能住56个人。黄埔军校本部共办学七期,有毕业生八千多人。

创办黄埔军校,中山先生希望建立一支具备新思想军队。长洲作为清政府黄埔海关的所在地,这里有外国人开办的船厂,产生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这里对外贸易活跃,海内外商贾云聚,中西方文化交汇,思想开化。他认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主进步思想十分有利。在后来的中国政治风云中,黄埔学生的确展现出高于旧式军阀的眼光和战斗力。这不得不叹服中山先生的远见卓识。

值得一提的是,20多年后的1949年9月30日,国民党政权兵败如山倒,败局已定,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回到长洲岛——他的发家之地,这里已物是人非。第二天,他在长洲岛中正楼里知道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之后黯然离穗飞台,长洲岛的历史风云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句点。

事实上,千年前的海丝起点,百年前的中国革命中心,广州人得天下之先风,最终孕育出一种敢为天下先,开放、务实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这或许是广州能千年繁荣兴盛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吧。

【补白】黄埔军校选址长洲岛的几个原因

黄埔军校名气之大,几近世人皆知。如此辉煌的军校坐落在现在看来是偏远、闭塞的小岛上,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黄埔军校名气之大,可以说盖过了广州所有的历史遗迹。但到军校参观的人常会感慨,如此辉煌的军校何以坐落在相对偏远的长洲岛上?事实上,原本还有两个选项,一个是西效石井兵工厂,一个是东山测量局,最后孙中山选定了长洲岛。

黄埔军校是由原清末民初的陆军小学校和海军学校合并改建而成。广东陆军小学校是清末新式学堂,有一定办学底蕴,陈铭枢、邓演达、蒋光鼐、陈济棠、叶挺、张发奎、薛岳等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曾在这里接受最初的军事教育。

黄埔军校筹建期间,经费十分紧缺。财政支付大多是临时筹措。廖仲恺为筹款可谓煞费苦心,廖夫人何香凝回忆说:“他常常夜里要到杨希闵吸食鸦片烟的烟床旁边去等杨希闵签字,然后才能领到款来,送去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几百学生的学费、宿费、伙食费,甚至连服装费、书籍文具费用,都是政府供给,而这些钱就是这样辛苦筹来的。”张治中在谈到创办军校困难情形时指出:党史教育器材、武器弹药都不够,“这都不讲,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还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大量资金征用土地、新建校舍,几乎不可能。利用原有的陆军小学校和海军学校的校舍和办公地点就成了当时最佳的选择。

长洲岛位于珠江中,岛上山岭密布,水系纵横,具有典型的岭南地形地貌,又有长洲要塞这个活的教学基地,岛内筑有多处炮台,与鱼珠炮台、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控制江面,易守难攻。特有的地形、地貌也便于组织步兵教学和实兵演习,同时又有很好的保密性。由于当时滇、桂军阀盘踞广州,对孙中山办新式革命军校构成威胁,选择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江心岛,也可躲避军阀的控制和干扰。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