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公园是北京西郊最著名的观赏红叶胜地。每岁金秋送爽、凉露惊秋的时节,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只为领略西山那一抹最美的红色。在绚烂夺目的红叶深处,有一座古朴静谧的皇家园林,已经默默伫立了三百多年。它就是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静宜园。提起香山南麓的这座园林,或许名气略逊于圆明园、颐和园(清漪园),却凭借自身隐于山野丘壑之间的琼楼桂殿、汉藏佛寺,在京西“三山五园”中占据了“一山一园”。

复建后的香山寺。摄影 林硕

香山行宫 因寺而兴

关于香山得名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满山遍植杏花,绽放之际芳香扑鼻,故得此名。不过,明代天启朝翰林待诏宋启明在《长安可游记》里提出了另一种说法:“香山有乳峰石,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故名”;此外,明代大藏家、“退谷老人”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也认为“山上有二大石,状如香炉”。后一种说法,得到了康雍乾三朝官修典籍《古今图书集成》《畿辅通志》以及《日下旧闻考》的肯定,流传更广。

尽管香山得名的原因莫衷一是,但此处营建离宫别苑之举,可以上溯至金代,确无异议。金代大定年间,世宗完颜雍将山上的香山寺与山下的吉安寺合并改建,赐名“大永安寺”。至章宗完颜璟执政时期,再次对该寺进行扩建,增建了会景楼、祭星台等建筑,使之兼具了皇家敕建寺院与离宫别苑的双重性质,名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所谓“西山”者,乃是京西北一带群山的“总称”(《顺天府志》)。元代则易名“甘露寺”,这也就是今天香山寺牌坊上“甘露”二字的来源。明代又改称“永安禅寺”。从总体上看,尽管元、明两代皇室继续在西山修建消夏园林,但其重点区域明显呈现出向东扩展之势,香山行宫的职能一度趋于没落,直到清初方才有所改观,最终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

乾隆偏爱 赐名静宜

民间素来有“先有香山寺,后有静宜园”的说法,诚非虚言。如前所述,香山自唐代起,便建有吉安、香山两座寺庙,历经辽、金、元、明几代修缮、增建,建寺历史远远早于静宜园。清康熙十六年 (1677年),清圣祖玄烨营建香山行宫,作为夏秋之际纳凉、狩猎的别苑。洎乾隆朝,热衷园林建设的清高宗又命人增建多处台榭亭阁,正式赐名“静宜园”。乾隆九年(1744年),弘历降旨成立“香山工程筹备处”,置员外郎一名专司管理园务。乾隆十年七月(1745年),香山行宫的改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一方面,将古刹香山寺扩建为“前街”、“中寺”、“后苑”的独特格局;另一方面,在山脚下建造了勤政殿等数十座建筑,作为居园理政之所。该工程在乾隆十一年三月(1746年)竣工,弘历御笔亲题静宜园中的“二十八景”,冠绝西山。

起初,静宜园在皇家别院中的规格等级并不高。按照《大清会典则例》的记述:乾隆九年(1744年)“奉旨于西花园、静明园二处苑副,各简选一人,在香山行宫行走”,筹备改扩建事宜。次年,正式“设八品苑丞一人,未入流苑副一人,笔帖式一人”。至乾隆十二年,“奉旨以香山行宫为静宜园,增设八品苑丞一人,未入流苑副一人,笔帖式一人”。通过梳理上述文献可知:与“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园林相比,建立之初的静宜园无论在官员品轶和人员配置上明显偏低,仅有八品苑丞两人,未入流苑副两人。相对而言,圆明园有六名苑丞,均系六品赏戴蓝翎;另有七品苑副六人、八品苑副六人,共十二名苑副。长春园则有六品苑丞一人,七品、八品苑副各一人。

这种“低配”情况,直到乾隆十六年才得以扭转:是年,“奏准(静宜园)八品苑丞二人改为七品,未入流苑副四人授为八品;又增设七品苑丞一人,未入流苑副一人,笔帖式一人”。管园官员品轶和数量的变化,反映出静宜园在弘历心中的地位日渐提升,其临御凡六十载,造访香山多达八十余次。

宁静致远 寺肆新奇

这座让乾隆皇帝留恋垂青的皇家别苑,共分为内垣、外垣与别垣三个组成部分,营建时期、建筑功用亦不尽相同。其核心区域当属内垣,乃是天子驻跸理政之所、宝刹佛寺荟萃之地。

静宜园内垣包括勤政殿、致远斋、香山寺、洪光寺多组建筑,重中之重首推勤政殿。此殿位于静宜园东宫门内,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乃是静宜园内垣宫殿区的正殿,是君主来园驻跸理政,接见王公大臣之所,也是香山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勤政”之名,取《贤明颂》中“王用勤政,万国以虔”之意,旨在提醒天子即使处于行宫之中,也不可怠政;与圆明园、清漪园、西苑中的另外三座勤政殿齐名。如果说勤政殿的地位堪比紫禁城的太和殿,那么其北侧的致远斋就相当于乾清宫。整组建筑由致远斋、韵琴斋和听雪轩三座建筑构成,中有游廊相连,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其兴修年代晚于静宜园主体建筑的落成时间。尽管营建时间略晚,可弘历对这处流水潺潺的园中园格外偏爱,在致远斋居住的时间长达二百五十三天,乐而忘倦。

值得一提的是,弘历还在静宜园中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一处“寺肆”,即香山寺的前街“买卖街”。据史料所载,沿街两侧有店铺三十余楹,古玩、估衣商铺以及茶馆、酒肆,一切吃穿用度齐备,甚至还有挎着小筐叫卖瓜子的商贩。市中货物均由专人自城中各肆采买,而穿行其间的行商坐贾、游客行人,均是内监、宫女扮演;唯有馆肆之中的“跑堂”之人,是由“外城各肆中之声音嘹亮、口齿伶俐者充之”。正所谓“外间所有者,无不有之”。藉此满足帝后妃嫔感受民间市井风情的需求。类似的买卖街市,圆明园、清漪园等行宫亦有之,但系“宫肆”;而香山寺前街的“皇家寺肆”,开设在寺院范围之内,实属罕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乾隆皇帝对于静宜园的偏爱。

复建的苏饰香林阁与青霞寄逸楼。摄影 林硕

石屏古塔 文物拾遗

然而,昔日冠绝西山、琳宫梵宇的静宜园,如今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却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建筑为近年复建。究其原因在于咸丰十年(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包括香山静宜园在内的“三山五园”均遭到英法联军的兵燹荼毒。慈禧太后那拉氏秉政期间,一度对包括静宜园、颐和园进行修缮,俾复旧观。然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攻占北京,香山范围内包括勤政殿、香山寺、宗镜大昭之庙等主要殿宇台阁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焚毁,木结构建筑几乎荡然无存。通过庋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清人张若澄所绘《静宜园二十八景图卷》,我们仍可窥见彼时香山全盛时期的全貌。经过各方努力,目前香山公园业已修复了勤政殿、致远斋、宗镜大昭之庙、香山寺等景观。

香山寺清代石屏。 摄影 林硕

所幸在香山寺的正殿圆灵应现殿前,尚存一件珍贵、厚重的文物——清代汉白玉石屏。整个石屏被四根卷头云纹屏柱划分为面积相似的三部分,中间略大,两侧稍小,顶部均饰以半圆形的金轮。在石屏的东侧,以阴文镌刻了清高宗弘历的御笔宸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和《八大人觉经》。三部经书的文字被有序排列成“宝塔状”。游人远远望去,仿佛石屏之上雕刻了三座浮屠,可谓别出心裁。在石屏的西侧,则刻有乾隆皇帝亲绘的一佛二菩萨像,分别是燃灯古佛、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并刻有御制赞语。此外,在石屏的须弥座上,还雕有精美的莲花纹饰。这件汉白玉石屏之所以能劫后余生,全赖其材质无惧火焰。无奈千年古刹的其他殿宇楼阁,已然灰飞烟灭。

除石屏外,宗镜大昭之庙(简称昭庙)亦是文物遗存,与颐和园的香岩宗印之阁、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均为清朝皇室修建的重要藏式庙宇。此建筑是为迎接六世班禅进京参加清高宗的七十万寿庆典营建,作为班禅夏季驻锡地,冬季则在德胜门外的西黄寺驻锡。该庙以札布伦布寺为蓝本,藏族碉房式为主,以汉式为辅:墙身为红色,白条石为基,四周设有藏式梯形壁窗,上部饰以汉式单斜面遮檐。经历两次战火荼毒的昭庙,仅残存红墙、白台、红台和琉璃塔等建筑。琉璃万寿塔高达三十多米,建于八角形基座之上,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塔身为七层密檐实心塔,表面有八十座琉璃佛龛。塔顶有黄色琉璃宝瓶和八条垂檐脊,檐端缀有铜铃五十六枚,清风徐来,悠扬悦耳。遗憾的是:宝塔的木质构件和石佛像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1965年重新修缮后,成为香山的标志性建筑,见证着这座皇家园林经历的坎坷与复兴,正所谓:“几代皇家别苑,乾隆赐名静宜。内垣诸多胜景,香山文物拾遗。”

(原标题:香山胜景 名园静宜)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林硕 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流程编辑:u063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