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造成非传统安全挑战突出,加之联合国改革成效有限,维护多边主义已成为稳定战后国际秩序的当务之急。

今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应该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50年来,中国始终履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将维护多边主义作为对外交往的一项重要准则,为联合国的崇高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资料图 工作人员在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运输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的科兴新冠疫苗。新华社发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具有生命力与感召力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不断汇入了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担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被写进联合国决议,标志着中国的理念符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彰显出中国方案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在未来多极化体系中,针对国际行为体如何同舟共济、共同相处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17年1月在联合国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和2021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致辞中做出了回应,即国际社会在共同解决这个时代面临的诸多课题上,出路在于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创者,也是践行的楷模。无论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还是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的信念,成功让8亿人口实现脱贫,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抑或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破除冷战思维,摒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和平之路,中国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联合国改革和多边主义遇到的挑战

联合国改革受阻。作为全球多边合作的中心,联合国为解决自身机构繁冗、人事安排机制僵化等问题始终在不同领域推进改革,但改革进程缓慢,收效甚微。敏感度极高的安理会改革更是陷入僵局,导致联合国在处理各类全球事务的过程中日益边缘化、空心化。

单边主义抬头。由于个别国家单边主义行径侵蚀国际多边机制的根基,全球陷入信任危机。特朗普政府执政担心美国霸权地位下降,促使美国外交政策重新回到单边主义。美国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却接二连三地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个国际协议和国际组织,企图通过“退群”来规避责任,目的在于重建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新规则,对战后国际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

国际环境总体挑战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造成多边机构捐款减少、运行受阻,加上传染病、气候变化、难民移民、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挑战突出,全球性挑战给多边机构带来更大更艰难的任务。为更好处理这些复杂的全球事务,联合国等多边组织需要角色转型,协调各方利益,寻找新的方案以适应当前国际形势。

“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随着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多边外交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而联合国本身也面临机制改革等问题。百年大变局下,新冠疫情叠加引发的危机使得国际社会的脆弱性表现突出,然而同样也赋予了中国新的使命。中国将继续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坚持奉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国外交,全力捍卫联合国合法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创新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不断为联合国改革贡献中国方案。一是奉行法治,坚决维护现代国际法体系权威与尊严。作为大国,中国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依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二是主张平等,重新建立以普遍维护为原则的新型国际秩序。提倡以平等的方式制定规则,维护国际社会普遍利益。三是促进合作,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现行国际体系遭受单边主义严重冲击,但是多边主义仍是大势所趋,合作基础依然存在。中国要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四是聚焦安全,营造多边主义长存发展的国际氛围。在全球疫情“大考”面前,坚持以可视成果为导向,积极推进新冠疫苗国际合作,坚定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引领发展中国家扩大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尽管战后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但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仍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中国作为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将继续立足于“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加强南南对话,突破当前的强势话语压制,积极争取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称的话语权。在新冠疫情加速去全球化趋势的当下,中国还应积极与东盟、欧盟、非盟、亚太经合组织、加共体、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广泛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同各国一道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促进达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继续通过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进程等,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贡献力量。

中国在联合国的外交历程就是中国外交的缩影,既反映出中国与世界发生的变革,也彰显出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下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新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标题:稳定国际秩序的当务之急——不断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丁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流程编辑:u063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