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峰岭,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20万株野生黄栌,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红叶观光区。前几天,漫山遍野的红叶,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玩累了还能在民宿中享受田园风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景区、民宿每年都能为村集体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说,前不久,黄山店村还入选了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张进刚带领村民一手打造的坡峰岭景区如今每到这个季节游客络绎不绝,这也是黄山店村产业转型的第一个项目。

资料图:1978年7月8日,“背篓商店”的职工行走在大山中。背篓商店——房山区周口店供销社黄山店分销店是北京财贸战线一面闻名全国的红旗。他们背着沉重的背篓,不管风霜雨雪,常年坚持翻山越岭为群众送货。 胡敦志 摄

红色背篓纪念馆虽然不大,内容不少,每天都有人前来学习红色背篓精神。

黄山店村新址一派现代模样,山沟里的村民生活早已超越城里人。

上世纪60年代,电影《红色背篓》轰动一时。讲述了华北某山区供销社的党员,常年跋涉于险山峻岭之间,无论刮风下雨,坚持送货上门,为村民送去生活生产用品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就是黄山店村。

张进刚说,黄山店村曾经是贫困村,坡峰岭因为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被村民称为“破破岭”,如今能成为京郊致富名村,靠的就是“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坚持为人民”的红色背篓精神。

村书记张进刚几乎每天都要来红色背篓纪念馆看看,时刻提醒自己不怕吃苦、为民服务的精神要继承和发扬。

2009年之前,黄山店村曾长期以开采并向水泥厂销售石灰石为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创收300多万元,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张进刚和村干部们意识到,采矿可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势在必行。“我们试过办养猪场、养鸡场,但效果都不太好。”最终,大伙儿把目光投向了这座已经被当地人熟视无睹的“破破岭”,誓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为了打造景区,村民们一次次进山,大家都默守早已定下的规矩——决不能破坏山体,开发建设不使用大型机械,就靠着人背、骡子驮,硬是修成了一条6000米长的石阶步道。

如今黄山店村的民宿已经进入4.0时代,最新的几个民宿都有自己的主题内容,在“麦子的光芒”民宿不光能吃到好吃的面包,还能自己动手制作。

2010年秋天,坡峰岭红叶景区第一次对外接待游客就“火了”,数不清的游客慕名而来,车辆甚至堵到了山下。随着游客的增加,黄山店村接待能力的不足凸显出来,建设旅馆成为必然选择。有大型旅游企业找到张进刚,建议拆掉民宅腾出土地盖酒店,遭到了他的拒绝,“保持住特色文化,村子才有生命力,传统民宅是黄山店面貌的一部分,必须予以保留。”

深思熟虑之后,黄山店村与一家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公司签订合约,利用村里闲置农宅打造民宿。虽然常常“一房难求”,但目前黄山店村300多个闲置院落中,也仅有40多个被打造成了精品民宿,“我们这是在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张进刚信心满满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就是黄山店村成功经验的总结,未来我们还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原标题:红色背篓 绿色发展)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陈强 安旭东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