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衣若芬女士具有海外华人的身份,精通英文、韩文,对海外汉学了解很深,在东亚汉文学和文化交流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她祖籍山东,生长在中国台湾地区,曾于台湾大学、“中研院”就职,后辞职应聘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知名学府任客座教授,她近几年中一再提倡的“文图学”研究,就是国际汉学界最新研究动向影响的结果。这本《陪你去看苏东坡》,便可视为她“文图学”理论的游记性的实践,更可视为她与东坡之间相隔古今的灵魂对话。

  《陪你去看苏东坡》 衣若芬 商务印书馆

书中所提及苏东坡的遗迹和诗文词,我都很熟悉,然而,同去过的地方,于我已是雪泥鸿爪,杳然无踪;而于若芬女士,却是人生路上一处处充满心灵体验的刻痕,一个个美丽的“trace”(踪迹)。新加坡《联合早报》为她开辟专栏“上善若水”,本书将专栏文章连缀为一体,全面展现了作者多年来追寻东坡足迹的历程。

全书分为“天涯”和“海角”两部分。从叙事角度来看,“天涯”似是一个纵向串珠式的历史叙述:从东坡出生地眉山,到辞世处常州,其间除去东坡为官的开封、诸城(密州)、杭州、徐州、定州以及贬官的黄州、惠州、儋州之外,还有东坡曾经路过的乐山(嘉州)、重庆(渝州)、三峡、武汉、镇江、赣州(虔州),作者如一个知识丰富、妙趣横生的导游,带领读者跟随东坡走遍了小半个中国。而“海角”则近似横向的散点叙述,收集了作者在海外教学研究中与东坡相关的故事和感悟。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教授评价此书说:“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一场值得细细品味和享受数小时的盛宴。”阅读过程中,我有类似的感受。苏轼的形象和作品,在书中常以意想不到的有趣方式展开,比如“东坡长得怎样?”“为什么李白杜甫不是千年英雄?”“苏轼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样的?”“何处是东坡?”这些问题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而答案却来自足以征信的文献和解读——包括苏轼兄弟的诗文词和历代画像,以及作者根据苏轼作品记载中的实地考察。比如领会东坡《记游松风亭》“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是在小三峡大宁河历险的感悟;而对东坡《洞仙歌》四种材料和看法的评判,以及对“自清凉无汗”的艺术分析,则来自武汉大暑天闷热难眠的联想。当然还有《东坡没吃过东坡肉》一篇,从杭州餐馆广告说起,考证《猪肉颂》的真伪;《韦陀菩萨站或坐》则从明清的民间信仰联系到黄州安国寺的菩萨和东坡的《应梦罗汉记》。如此种种,皆娓娓道来,而引人入胜。

这本书了不起之处,在于它呈现出多重性质,既是生动活泼的旅行札记,又是深入浅出的学术随笔,同时也是才华横溢的抒情散文。我很钦佩若芬女士对山川地貌、民俗风情的准确描写,能非常自然地将眼前所见的场景,与东坡诗文中的描写无缝衔接,加入自己“到场”的体验,从而超越时间距离,做到与东坡“精神融合”。这种“精神融合”,传统学者都是从古人诗文集的阅读理解中获得,而她则结合“行万里路”的实践,所得更加鲜活可感。如《金山寺雨中闻铃》一篇中的那种现场感,东坡与佛印的禅机飘然而出,这与书斋里的理解大为不同。

若芬女士的海外经历使得本书具有一种独特的视角,这在“海角”部分更为突出,《东坡先生,生日快乐》一篇中提及法国《世界报》和日本“寿苏会”,《疗愈安抚系之苏东坡》中讲到一位新加坡出版工作者的父亲弥留之际的故事,《我不要你死》中所提到的与新加坡中文系学生之间关于东坡的对话,从不同侧面展示出东坡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她还指出,纪录片《苏东坡》“使得说明(telling)的叙事性加入了展示(showing)的视觉性”,体现出她“文图学”研究的眼光和思路。

本书中有不少对东坡作品的精彩解读,诚如艾朗诺教授所说:“它不仅显示了作者理解苏轼的深度,还显示了作者对学术写作的开放态度:将专业知识提供给学术界以外的读者的才能。”而我要补上一句,本书是作者一次穿越的旅行,她循着历史的足迹找到了东坡,成为他的朋友,并让他在今天复活。

(原标题:和苏东坡一起旅行)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周裕锴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