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走马观花的旅游者来说,对科钦这座印度老城的记忆大多会停留在毗邻的回水区(海水与河水对流,一种奇特的地理现象)。这里西临印度洋的波涛,东望西高止山的河水,季节交替,奔流往复。“泛舟回水”久负盛名,无数游船徜徉于此,将两岸的椰林做画框,面前的水道当画布,美景如斯,难舍昼夜。论颜值,回水才是印度人心中“上帝的居所”,那科钦呢,这座回水冲刷出的港口老城,除了借光上帝之美,还有什么能让人过目不忘?

资料图 新华社图

来到科钦,就没有不被中国渔网吸引的。这种硕大、原始而又生动的捕鱼形式就呈现在你面前,近700年来,不曾改变,据说它是当年郑和船队留下的技艺。

加入中国渔网的劳作是件乐事,四五个人在岸边齐力向下拉拽缆绳,近30米长的木架那头翘起一张四角绑紧的方形大网,尽管3米见方的大网每次只兜起些小鱼小虾,但全世界纷至沓来的游客乐此不疲地体会着杠杆原理以及合作带来的乐趣。

对科钦人来说,中国渔网的来历再清楚不过了。当地的一块石碑上写着:“大约在公元1350年至1450年,中国人从科兰加诺尔迁居到科钦,并把这种中国渔网带到了这里……”

石碑上记述的年份,正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时代,那时的中国堪称世界第一强国,向海外宣示大明帝国的皇威并打通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渠道,是郑和宝船的使命。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在科钦的印葡博物馆中还有一面展板,上面写道:“1341年后,佩里亚河和帕姆巴河遭遇大洪水,两条河在入海口一带淹没大片平原,从而形成回水区,这也由此带来了科钦作为港口的发展。来自中东、远东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这里的远东指的就是中国人,他们被描述成一群乘风而来却又顺风而去的人,他们乘坐的大船在科钦以及稍往北的卡利卡特停靠,卸下货物与当地人交易,并按当地习俗“当众拍掌而定”。也有少部分中国人留在当地,同时也留下了部分中国文化的印记。至今,在科钦半岛的古董店里,最常见的就是有青花韵味的中国瓷片,另外像佛龛、字画、龙纹的脸盆也不少见。

如今的科钦,已几乎找不到华人后裔,街巷中偶有闪过东方面孔,基本上是日韩游客。当地人大多不知道郑和是谁,却对法显和玄奘知道一二,有店家得知我们来自中国,甚至拿出一本经书翻转指认,“最早来这里的是中国和尚,原先科钦还有中国的佛寺,佛像在这里很流行”。

如果说中国渔网仍是一幅描绘历史的活画卷,那科钦半岛上间隔不远便出现的公墓、教堂、遗址更像一处处刻画过往的历史碑铭。葡萄牙人、犹太人、荷兰人、英国人先后来到科钦,无论是探险家、传教士、生意人,还是征服者,都把浓重的西方印记留在了这块狭长半岛。

科钦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是葡萄牙人于1503年建造的圣弗朗西斯教堂。这座建筑看上去足够苍老,墙壁土灰,圣画暗陈,“亮点”却有一处——达·伽马曾经的遗体陈放处。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的船队于5月20日抵达旧称古里的卡利卡特,那里也曾是郑和船队停留的地方。西方人对印度的发现与中国式的乘风来去不同,正处海外扩张时期的葡萄牙把印度当作了香料库和金银山。

据史料记载,达·伽马1502年再度率领船队来印度,其掠夺的财宝中就包括此前郑和船队赏赐给当地王公贵族的瓷器和丝绸。1524年4月,第三次赴印的达·伽马身染重病死于科钦,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科钦的圣弗朗西斯教堂,14年后,遗骸才被运回了里斯本安葬,目前留在教堂中的是达·伽马的纪念碑。在科钦,与圣弗朗西斯教堂年代相仿的遗存是1568年建造的犹太教堂,该教堂内壁上有一块希伯来文石碑,碑文显示,科钦在1344年就曾建造过一座犹太教堂。犹太教堂至今仍是西方游客到科钦的游览重点之一,犹太人通过印度把生意做到远东的历史在这里可以找到痕迹。比如教堂内镶有精致的手绘柳树图案的地砖,那是1762年从中国广东运来的。有印度历史学者分析认为,无论是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的时期,还是后来西方舰队轮番占领科钦港的时刻,犹太人在印度的生意都没有停止,至今圆顶深色的“犹太小帽”还可以在科钦不时被看到。

从规模看,1724年修建的荷兰公墓是科钦最大的墓地,那里埋葬着数百位当年殉命于科钦的荷兰商人及士兵。

如今,这里荒木枯枝覆盖着座座石棺,没有什么值得品评的韵味,倒是毗邻而建的一座荷兰殖民时代风格的别墅酒店更夺人耳目。嫩黄色的外墙,精心装点的廊道,殷勤伺候的仆人,相信若是荷兰游客有幸身处这座酒店,养尊处优之时回望隔壁祖先的遗迹,倒是会有抚今追昔的感慨。

荷兰人还没走,英国人又来了,科钦半岛上的建筑遗存,凝固着西方殖民历史的片断,它一方面塑造着这个印度南方小城的欧陆文化特色,成为吸引欧美各国游客的卖点,另一方面也阐释着东西方海洋文化的异同。遥想鼎盛时期的中国皇帝遣使远洋,其主旨是“礼乐文明、赫昭异域”——给胜于取,才能尽得欢心。

(原标题:刻下东西方印记的印度古城)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许立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