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六大商业综合体之一的远洋乐堤港项目外立面工程将于春节前完成,预计今年10月正式开门营业。截至2021年底,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数量为15863家。记者 常鸣/摄

2019年到2021年间,运河商务区的道路建设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同比增长100%。截至2021年底,区域内的完工道路总长度已经达到5262.88米;

运河商务区目前累计建成规模413.55万平方米,关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大部分已基本完工;

截至2021年底,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数量为15863家。2021年,运河商务区入库的重点外资项目达到45个,占城市副中心总量的75%,其“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地”目标初步兑现;

三年税收总额实现翻一番,以五十分之一的地域面积贡献了五分之一的税收支撑。

运河商务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也是目前较为成型、已现轮廓的产业聚集区域。日前,运河商务区公布了最近3年的部分数据,从中不难看出这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运河金融城”初具形态。

对标伦敦“金丝雀”

重点发展金融和总部经济

副中心蓄势劲发、春山可望。

运河商务区坐落在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是城市副中心三大功能节点之一,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由核心启动区、新城金融服务园区和0101街区(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三部分组成。启动区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包含52个地块、16个开发项目,涵盖商业、办公、公寓、酒店、住宅等多种类型。

通州区规自分局常务副局长郭宝峰介绍,目前运河商务区的核心区已建成产业项目16个,完工聚集企业320家。

北京市知名的商务区不少。新兴的运河商务区被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是中心城区商务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这里对标伦敦金丝雀码头、上海陆家嘴,将重点发展金融和总部经济,积极打造北京财富管理中心和高精尖产业集群。

郭宝峰介绍,副中心范围近期将建成6条轨道交通线,其中贯穿运河商务区的就有3条。该区域以金融创新、互联网科技、高端服务为发展重点。在日前举行的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运河商务区重点向外推介项目14个,90公顷近200万平方米,包括新供产业类3项、合作开发类2项、租售类9项,引发广泛关注。

其中,产业类重点推介核心区最后一宗产业用地,地块位于城市副中心02组团0201街区,用地面积1公顷,建筑规模12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规划建筑高度200米,是副中心范围内所剩为数不多的可用于建设高层建筑的产业用地,是企业总部用地的绝佳选择,可打造滨水头排商务地标。该地块定位以金融企业总部、科技型企业总部为重点的商务办公为主,满足功能复合化、环境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生活品质化的高端商务发展需求。

此外,合作开发类重点推介新光大中心1号楼,寻求建设、运营合作单位。该建筑规模16万平方米,规划高度275米,是副中心第一高度。

城市建设区域基础架构初步成型

根据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金融、高端商务有关的功能将主要聚集在运河商务区。这里将成为城市基建的核心启动区域、对外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这处“运河金融城”将成为大国首都的“金融+总部经济”产业承载区。

运河商务区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介绍该区域各方面的进展情况。

在城市建设方面,通过道路建设完成数量、核心启动区已完工建筑面积两个指标可以看出,该区域基础架构初步成型。

2019年到2021年间,运河商务区的道路建设完成数量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同比增长50%,2021年同比再增长100%,呈现加速态势。截至2021年底,区域内的完工道路总长度已经达到5262.88米,区域内的公路交通动脉已经基本打通。

走在运河商务区,人们可以看到已经成体系的运河商务区建筑群与通州标志性的燃灯塔形成现代与古典的和谐奏鸣。层次丰富而古今融合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城市副中心一张独特的名片。

运河商务区核心启动区是最早启动建设、居于枢纽位置的区域,这里的已完工建筑面积可以反映其产业承载空间的建设进度。从数据来看,2019年到2021年间,这里大致保持着小幅加速的建设节奏,目前累计建成规模413.55万平方米,关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大部分已基本完工。

2021年入库重点外资项目45个

三年间,运河商务区在招商方面保持的高效也令人印象深刻,显示出其政策连贯性、招商持续性的稳定如一。

区域内企业数量是反映招商工作成果、商业繁荣程度比较直观的指标之一。从2019年到2021年,运河商务区注册企业数量从9733家增长到15863家。其中,2020年新增2291家、2021年新增3839家,增长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数字的简单累计,而是具有很高含金量。其中包含了外资企业90家、经市科委认定的各持证高新企业58家、总部企业48家、金融企业266家,不乏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上田八木、首钢基金、阳光出行、四季沐歌、普华永道、安塔卫等重点机构。

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地,运河商务区在2021年入库的重点外资项目达到45个,占城市副中心总量的75%,其功能定位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金融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地”目标已经初步兑现。

几年间,运河商务区还不可思议地完成了税收结构的调整,逐步成为“金融+总部经济”产业驱动的“运河金融城”。

据介绍,近两年总部和金融领域企业加速聚集运河商务区,截至目前已有1.6万家企业汇聚于此。三年税收总额实现翻一番,以五十分之一的地域面积贡献了五分之一的税收支撑,已初具运河金融城形态。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运河商务区的税务收入从29.9亿元增长到了48.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在28%左右。尤为可贵的是,这样的税收增速并不是通过房地产开发完成的。

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税收来源,从2019年占运河商务区整体纳税额的79%降低到2021年的28.4%,与之相对应的是总部经济的税收占比从2019年的6%翻了将近7倍达到41.17%,而金融行业的税收占比从13%也将近翻了3倍达到33.27%。运河商务区“金融+总部经济”的产业结构定位正在稳步落地成型。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记者 张群琛 常鸣 通讯员 庞瑞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