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打不着火,叫来救援上来就“忽悠”换电瓶;本来400元就能修好的毛病,全面检查、保养换配件,四五千元花了,竟然还没修好;更换配件,讲价、不讲价能差一千元…...记者最近亲历汽修“陷阱”,目睹了价格混乱、过度维修保养等行业乱象,采访了多位入行20年以上的汽修老师傅,揭开行业“话术”背后的真相。

新华社资料图 图文无关

乱象1

保险救援人员推销换电瓶

近日,在北京站附近一座酒店地下停车场,记者的别克轿车发生了故障——插上钥匙后,挂不上前进挡,只能卡在R挡,同时无法打着车,这种情况此前并未发生过。拨打了保险公司救援电话,说明情况后,客服人员给出了两种方案:搭电师傅试试能否搭上电,开车去修理厂,或者直接拖车去修理厂。考虑到地下停车场环境,以及节省时间,记者选择了第一个方案。

40分钟后,搭电师傅赶来了。看到挡位情况,他也犯了难,因为“挂在R挡无法搭电”。一番尝试挂挡无果,他还是拿出一个“黑盒子”给车辆搭电,并开始推销电瓶,“我们可以试试换新电瓶,如果故障消失了,说明电瓶也有问题。”这话听着倒是挺耳熟,因为记者去年刚刚更换过新电瓶,而当时也是一位保险公司救援人员推销的。

显然,电瓶不应该这么快就坏。有了前车之鉴,记者态度坚定地拒绝换电瓶。没推销成功,没换新电瓶,对方最终也搭上电发动了汽车,但还是不甘心地说:“你这不是好电瓶,以后换个好点儿的。”事后,在修理厂检查时,并未发现电瓶存在问题。

【业内点评】

车霖(化名,入行20余年,修理店老板):救援人员为了增加收入提成,存在推销配件的现象,车主需要明白,电瓶真有问题,可通过检测仪器上的数据判断,并不是只靠年头判断。有的车10年不用换,有的车3年就换了,除了车型、电瓶质量,还跟用车习惯有关。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判断的方法,如果爱车发动时的“吭哧哧哧”声音听起来不干脆、拖拖拉拉,基本说明电瓶出现问题了。

“京瓷车话”(抖音30万粉丝博主,10年4S店工作经历):术业有专攻,保险公司合作的救援人员往往不是专业汽车修理人员,只能提供简单的搭电等服务,如果车辆真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保险救援拖车服务,将车辆拖送至靠谱的修理厂,再进行细致诊断维修。换电瓶也有讲究,如果原装的能用五六年,一些杂牌的寿命超不过两年,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

乱象2

讲价、不讲价,配件差一千

在地下停车场搭上电,记者开往方庄一家连锁修理厂,给车辆进行保养检修。一听车辆发动机声响,维修人员就初步判断“发动机皮带可能有问题”,具体原因需要检测后才能知道。随后,开始推销起活动套餐——充值一万元赠一千元,储值卡除了保养还可用来修车,想到反正也要保养+修车,记者就充值了1万元,其中用5千多元办理了保养卡。

由于排队修车也需要数小时,维修人员建议记者先回家,次日再来取车。回到家几个小时后,对方来电说问题找到了,发动机异响不是皮带问题,而是“更麻烦”的正时链条磨损,更换一套需要将近5千元。“没事儿,您不是充值了吗,用您卡里的钱就能搞定,不用再多掏钱了。”记者哭笑不得,“不要因为充了钱,就骗我花钱。”

一番“谈判”后的结论是,正时链条确实需要更换,价格优惠了1千元。修好取车,发动机异响确实小了,维修人员称电瓶、挂挡并未查出问题,记者就放心将车开走了。万万没想到,“糟心的事”还在后面。

【业内点评】

车霖:开修理厂,留住客户用的是维修质量和口碑,不是营销手段。根据观察,最容易踩价格坑的就是不懂车的女车主、年龄大的车主。当然,价格过低也并非好事,如果修理厂按原厂配件报价,却最终偷偷更换了非原厂配件,那车主依然是有损失的,因为原厂、非原厂配件品质相差非常大。最好事先了解价格,并要求对配件包装拍照留下证据。

“京瓷车话”:发动机异响,是特别容易让客户“多买单”的名目,因为外行根本无法辨别,异响的真正原因在哪儿,而这些原因大大小小可能有一百多种。100块钱的毛病修好了不跟你说,跟你说是5千元的毛病,这就给你挖了价格坑。对于不懂行的车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货比三家”,涉及到价格较高的修车项目时多比较。原厂配件,可以参考4S店标准报价。

乱象3

“大手术”没治好“小感冒”

花了4千块钱,更换了一套发动机正时链条,这次故障的“病根儿”却仍没找到。不到一周后,在北五环一处地面停车场,同样的情形再次上演——插上钥匙后,挂不上前进挡,只能卡在R挡,同时无法打着车。

记者无奈地找维修人员理论,对方却说“检修时确实没发现挂挡有问题”。由于距离这家修理厂太远,记者只好就近又找了一家修理厂帮忙。新的维修师傅赶来后,没有着急搭电,而是用电脑仪器检测,判定问题还出在挂挡上。折腾半小时,终于可以临时挂挡启动后,记者跟随其来到修理厂,更换了挡位拉线头和挂挡手球,只花了400元就治好的“小感冒”,此前充值万元、花费四五千元都没有检查出来。

【业内点评】

车霖:实话讲,过度维修、过度保养,是汽修行业普遍存在的行业乱象。久而久之,造成消费者对行业不信任,让诚信经营的修理厂也跟着“躺枪”。我的经验是,每辆车维修过程拍视频,用的什么油、什么配件、如何操作的,拍下视频发给客户,还可以发到网络平台,问心无愧接受监督。车主也可以介入修车过程,拍照、拍视频,给后期维权留下证据。

“京瓷车话”:我入行时,师傅除了教手艺,还要教做人,那时候单纯想着如何给客户处理故障,花小钱解决大问题。现如今,行业鱼龙混杂,不少人利字当头,砸了自己的招牌。当然,汽修行业竞争大、修理工收入低,愿意学修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是这些乱象出现的深层原因。行业如果想健康发展,还是应该提高维修人员文化素质、职业水平。

外行踩过的其他“陷阱”

除了记者亲身经历,老师傅们还结合多年经验,给出了一些外行踩过的其他“陷阱”。

1,换轮胎,通过人为手段更改轮胎上的日期,很多车主压根儿不清楚轮胎是有生产使用年限的,也存在“过期”一说。

2,挂挡机构一个模块坏了,导致偶尔挂不上挡,修好问题模块只需二三百块钱,工时耗费更长。为了多赚钱、节省时间,修理厂告诉车主需要直接换总成,收费近两千元。

3,刹车片厚度磨损四分之一,就建议车主更换刹车片。事实上,刹车片有报警线,到了报警线再换也来得及。

4,4S店给车辆保养,除了更换机油机滤等,还加入了一项“更换空调压缩机油”,明细为550元工时费、1600元材料费。真相是,如果不是空调不凉需要加氟,根本不需要更换压缩机油。

5,一些车主在网上购买低价配件,拿到店里只想掏工时费,却不知网上也有很多仿制配件。

记者手记

行业监管发力 别让车主心太累

采访中,几乎所有车主都表示,自己曾经遇到过过度维修、过度保养,但由于汽车修理专业性强,不懂行的人看不出门道,出于安全驾驶、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大多数车主甘愿多花钱买心安,而踩过坑的人也表示,由于缺少有效证据,投诉维权也存在困难。“买得起车,养不起车”,汽修“陷阱”防不胜防,让车主们心太累。

记者通过北京市交通委网站行业服务板块——机动车维修页面查询,截至去年8月(发布日期)数据显示,包括汽车维修、摩托车维修、其他机动车维修类别在内,全市共有4千余家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机动车维修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共三个等级,页面上开设了“咨询投诉”板块。去年8月,该网站公示了关于“2020年度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企业的通告”,对155家企业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其限期整改。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这些考核信息并不容易在修车前获取。行业监管应该持续发力,通过暗访机制、价格透明等制度,引导汽修行业健康发展,对信誉考核不合格企业采取更严格惩罚措施。同时,加强汽修职业教育,不仅对企业进行考核,也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表彰先进,鼓励诚信经营,提高从业人员正规路径获得收入的比例,重新建立消费者与汽修从业人员之间的信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流程编辑:U065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