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新时代·新北京·新文学”北京文学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坊·劝业场举行。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北京文学早已不是一个地方概念。作为新中国文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的文学一直领风气之先和风气之新,一大批作家和作品星光熠熠、硕果累累,在不同时期闪耀在中国文坛,作为引领中国文学版图崛起的旗帜,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新时代的新北京,文学在各艺术门类的“母本”作用更为鲜明。北京市文联历来十分重视从多种渠道挖掘和延展文学的价值,积极促进文学的多维度发展,让北京文学越来越充分地具备了“大北京”和“大文学”的格局。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演讲中提到,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使得每个人都在无形的“茧房”中,对于作家而言,这意味的可能是人和人之间在经验上、情感上以及理解力上的阻隔,现代文学的伟大使命就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学和文化,就是要超越和破除诸多的“茧房”。

作家格非认为,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同质化写作。“把熟悉的东西重新变得陌生,这是作家的工作。在写作中通过语言,通过文学的描绘,我们重新把动词、名词、形容词,把这里面本来就蕴含的巨大力量能够激发出来,而不是让它重新变得概念化。这是从技法上、从手法上、从叙事上对作家提出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则以“新时代北京文学的在地书写与世界眼光”为题做了深度论述,他说,新时代的北京书写中,作家们自觉聚焦北京历史文化,凝视当代改革发展经验的写作正在增多,同时聚焦重大主题写作的风头正劲,一批自觉以新时代北京书写为己任的青年作家正在茁壮成长,特别是还有一大批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90后青年作家。张清华说:“新时代的北京书写正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即开阔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着眼于细微处人性的观察,聚焦于时代变迁和现实的细节处、人心的微妙处的刻画。同时又处处彰显北京这座常与变不断交替运行的城市的气息和性格,显示着它独有的气质和魅力。”

在圆桌对谈环节中,徐则臣、计文君、丛治辰和徐刚等对谈嘉宾围绕“新时代·新北京·新文学”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认为,新时代的北京在变化,如何正视这些变化,如何正视自身的局限性,对这些变化努力做整体性的把握,是新生代作家写作很重要的向度。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在主持时谈到,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对于北京作家来说,如何以新时代的视野认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机遇,是责任,也是担当,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议题。“作家应以历史方位标注文学坐标,以人民立场彰显文学力量,把握历史主动,勇于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文学的辽阔疆域里获得新经验,实现新拓展,共同筑起新时代北京文学的新高峰。”

论坛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

(原标题:在新时代文学的辽阔疆域筑起新高峰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路艳霞

流程编辑:U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