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体,是北京首批“十大建筑”之一,也是展示中国体育的大舞台。今年年底,改造复建的新工体将重回大众视线,成为北京市民健身娱乐的“后花园”。

首都的发展日新月异。70多年来,一座座地标性建筑在北京拔地而起,由北京日报社发起的“十大建筑”评选,见证了不同时代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关村,由一个京西北籍籍无名的“小村”一跃成为全国的创新高地,《北京日报》最早赋予其“中国式硅谷”的称号;北海公园静心斋,“北京城最美的园中园”,在《北京日报》的呼吁下得以腾退还园于民……翻阅老报纸,北京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北京日报》默默记录和推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座城市里完美融合、交相辉映。

发起北京“十大建筑”评选

地标建筑的变化,是一座城市蓬勃发展的缩影。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为国家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第一批“十大建筑”诞生于新中国“十年大庆”之际,它彰显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族自信。

这十座工程中,有8个出自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了把十大工程设计得更好,各省市著名建筑专家受邀来京参与方案设计。由于任务紧迫,只能边设计、边施工、边备料,设计院60人的设计队伍,下到大会堂工地现场指导,同时以大会堂工程为重点,汲取经验,指导其他7个工程的设计。

1959年9月25日,《北京日报》1版报道,人民大会堂以空前高速度建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人民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宏伟画卷。而仅用了10个月,总面积达67.3万平方米的十大工程全部完工,为国庆献礼。

改革开放后,北京经济迅速发展,首都“一年一个样”,地标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京华大地上。北京又陆续诞生3批“十大建筑”,全都是由北京日报社主办发起评选、市民自发投票产生的。

1988年的评选共发行印有选票的报纸80余万份,回收选票22万余张。到了2000年的那次评选,活动共收到选票63万多张,是上一次的近3倍,就此产生上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参与度的提高,反映了市民对身边建筑和城市面貌的关注。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09年3月,北京建筑又迎来一次“选美”。这一次市民通过网络、报纸投票共计971万余张。当年9月,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南站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出炉。

新时代,北京城市新的发展风貌也在地标建筑中深刻体现。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老首钢工业园“涅槃重生”,“冰丝带”等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惊艳世界……首都北京正打开更广阔的城市空间。

1988年4月3日,《北京日报》第2版发布“十大建筑”评选启事。

2001年5月16日《北京日报》第9版,上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评出。

2009年9月25日,《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当代十大建筑产生。

首提“中国式硅谷”力挺中关村

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1版,首次提出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

1998年的中关村双螺旋雕塑。

如今,蓝天下的中关村广场,“生命”雕塑分外耀眼。 王海欣摄

在北京,还有一些地标建筑,虽然不是“十大建筑”,却承载了首都几代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北京的飞跃。

在中关村大街南侧,有一座矗立多年的双螺旋雕塑名为“生命”,它既是中关村最具地标意义的城市雕塑,也见证着中关村创新精神的传承。如今,闻名中外的中关村,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创新名片”。它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70多年来首都创新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之初,一些科技人员开始走出实验室,在中关村白颐路两侧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生产以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产品。“不务正业、投机倒把、倒爷滋生地……”一时间各类声音接二连三。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上发表了《开创中国式硅谷的探索——海淀建设新型经济区的调查》,首次提出这里是中国的硅谷。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此,中关村从一片争议走向一片赞扬,迅速发展。到1987年年底,中关村地区有各类科技企业148家,被称为“电子一条街”。这个曾经籍籍无名的“小村”,开始被世界看到。

《北京日报》一路记录中关村的成长——1988年,国务院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批复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包括一区五园的“中关村科技园区”;2009年,国务院第一个批复建立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如今,中关村示范区正着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高精尖产业,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篇报道推动静心斋腾退

北海公园静心斋每周二到周日对市民开放。 田慧丽摄

1980年6月10日,《北京日报》头版刊发读者来信,并配写短评。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北京一直在努力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世界遗产和老城的整体保护。

《北京日报》也通过报道,推动老城保护。

秋日的午后,北海公园静心斋格外舒适惬意。园中虽面积不大,但是殿堂华美,亭榭精巧,怪石争奇,移步异景。这个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的小花园被称为北京城最美的园中园。殊不知,它也曾有过一段曲折的过往。

上世纪80年代,北京部分公园和古建筑物被占用,实地采访后,北京日报记者编发了读者来信《园中之园“静心斋”不应占为办公室》,并且配写短评《应迅速退还占用的公园绿地、房屋》,刊发在1980年6月10日的《北京日报》头版。

曾在北京日报工商部当记者的黄华昌这样回忆42年前的报道:

“1980年,我先后到北京市园林局和几个大的公园采访。市园林局的同志介绍:据他们统计,十年浩劫中,被侵占的公园、绿地面积共有470多公顷,相当于21个中山公园。我到天坛公园,了解到该园内有十几个驻园单位在办公,被占用的古建筑面积和绿地达1400多亩,整个公园的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北海公园的马主任向我介绍,北海北岸的著名古建筑静心斋、澄观堂、天王殿、先蚕坛等均被占为办公室,不对游人开放。公园宣传科的李景生同志同我一道进园中实地了解。

回到报社,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向部门领导和立行(时任北京日报副总编辑王立行)同志作了汇报。立行同志听完汇报,沉思了片刻,果断地说‘要抓紧组织报道,还要配发评论。’工商部城建片的负责人王增翔和我赶忙抓紧落实。

我们根据北海公园和天坛公园的同志反映的材料,编写了两篇读者来信,并且配写了短评,这组稿件于1980年6月10日在《北京日报》头版的显著位置发表。”

这组报道发表后,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指示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对首都建设方针的指示,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用实际行动支持首都的园林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国务院参事室克服困难,腾出了全部办公用房。1981年11月29日静心斋交还北海公园。1982年5月,静心斋首次向市民开放。

进入新时代,北京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同时,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北京坊集纳东西文化和古今特色,隆福寺汇集美术馆、精品书店、特色餐饮等于一体,什刹海再现“银锭观山”历史景观……百姓身边沉寂的历史建筑重焕光彩,为市民游客带来城市文化新体验。《北京日报》也为老城复兴倾注了更多的笔墨。

记忆存档

举办“外国人看北京”活动

1988年,北京日报举办“外国人看北京”活动。

随着改革开放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各国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各界人士也逐年增多,《北京日报》于1984年开办“外国人看北京”栏目,刊出了近百篇世界各国人士对北京的评价、意见和建议的文章,受到读者的欢迎,也帮助有关单位改进了工作。为了增进北京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北京日报》于1987年9月举办“外国人看北京”征文活动。1988年,北京日报社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会——12位外国朋友用汉语绘声绘色地向人们描述对北京的切身感受。

亲历者说

党报是城市变迁的最好记录者

讲述人:原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长 赵知敬

建筑,是城市的记忆和符号。“十大建筑”三次评选,是由《北京日报》参与发起的,首都党报是城市变迁的最好记录者。

改革开放近10年,一批具有上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建筑相继在首都出现,无论其造型、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现代化程度,都有所提升。举办上世纪80年代“十大建筑”评选,能够集中反映改革开放给首都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当时读者积极性极高,每天都有上万张选票寄来,很多读者还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件,用十几麻袋装着。

上世纪90年代首都的建筑更加优良,技术也更先进,有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有的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风采。为了呈现20世纪末首都城市建设的水平,《北京日报》发起了新一轮评选。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众多全球知名建筑师云集北京参与设计施工,大量多姿多彩的建筑作品拔地而起,北京城几乎成了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当时评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很好地推动和促进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宣传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

不同时期的“十大建筑”,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设计水平和施工工艺,刻画了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

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于1958年6月上报中央,大规模建设首都的形势逐渐形成。最终建成的十大工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科技、文化实力。

上世纪80年代评选的建筑带着国门初开的懵懂和稚气,风格开始和国际接轨,反映出北京城逐步走上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参评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都有着较高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在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上,在城市设计和环境的协调上,都有较大进步。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则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获奖的作品有不少是由中外建筑师组成的联合体共同设计,体现了北京开放的胸怀、先进的文化和优秀的设计理念。

如今翻开《北京日报》老报纸对于“十大建筑”评选的报道,每一篇稿子,每一版图片,在当时都是对建设者们的鼓励和期望,在现在又是意义非凡的珍贵影像记忆。(本报记者 任珊整理)

(原标题:“十大建筑”记录成长)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任珊

责编/任珊 设计/傅堃 焦剑

流程编辑:u099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