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教育学会课程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整体育人交流研讨会”在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召开。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杨德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菁,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刘羽,东城区教科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鸿,东城区教科院副院长夏珺,东城区教委小教科科长王军等专家、领导以及北京市各区县课程负责人、部分学校课程干部、教师130余人现场参会,线上观摩人数达到15800余人次。

会议由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二室主任、北京市课程整体育人项目负责人江峰主持。

此次研讨会共展示了由分司厅小学教师执教的8节现场课以及5组跨学科研究课及课后服务社团课程展示,充分展现出学校在落实“双减”、“双新”过程中的举措和成效。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刘羽致辞。她表示,在“双减”“双新”的背景下,研讨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校课内课后服务一体化课程建设等话题,非常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新时代的教育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把握课堂主阵地,用课程建设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构建整体育人格局,切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东城教科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鸿以《让课程照亮课堂——打通课程整体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为题,代表区域发言。郭书记强调,东城区在课程整体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中,以教科院特别是课程发展中心为主导,引领学校加强课程方案建设,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促进课内课后课程一体化建设。通过五级目标引领、五育融合课程、联合教研等举措,推动学校实现课程整体育人。

东城区分司厅小学校长金辉介绍学校《依托课程整体育人 构建树人课程体系 成就学生精彩人生》的实践经验。学校在“怀德立范 一树百获”的办学理念下,围绕“培养向真向善向美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探索构建三层次五领域的“树人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6.png

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校长郝海鸥以《“双减”背景下学校“基础+兴趣+特色”课后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考与实践》为题,详细介绍学校从1.0到3.0版本的课后服务发展历程。学校在实践中坚持五育融合、纵向进阶、横向联通,构建长链条培养机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丰台课程中心主任刘婧以《探索课程整体育人的丰台路径》为题进行大会交流。

东城教科院课程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部主任许崇麒主持课程沙龙环节,分司厅小学教师王淼、唐迪迪,体育馆路小学教师吴敬、王磊,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中心主任魏淑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副校长管永新,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交流。

7.png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菁对本次研讨会进行点评。首先,张教授指出由分司厅小学王淼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将语文和育人紧密结合,落实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她对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后服务课程给予高度的评价。最后,她强调本次北京市课程育人研讨会对推动课程整体育人起到了引领和传播的重要作用。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杨德军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展现出东城区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各要素、各环节的重视和落实,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案例。他特别提出分司厅小学唐迪迪老师执教的数学思维课《再论田忌赛马》一课很具有启发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种全新探索,是真正引导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创新实践。最后,他强调,课程整体育人是一个长期性、需要不断挖掘的主题,要围绕育人核心,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展示交流,推动北京市的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8.png

本次研讨会,得到与会专家、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也得到各地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课程整体育人是立足实践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满足学生所需的重要举措,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教育变革。东城区将继续扎实稳妥推进新课程实施,不断探索课程整体育人的实践路径,形成东城的特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