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晚独家

北京晚报新年特辑:2017一起期待(三)

2017-01-01 14:27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2017,您有什么期待?在2017的第一天,我们为您献上28个人的28个梦想。他们中有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工,也有家喻户晓的明星。不论梦想大小,都代表着一份美好的希望。2017的第一天,许下一个心愿吧,去努力,到收获的季节,您会发现,生活真得越来越好。

张雪峰 公交集团司机

有轨电车西郊线早通车

“颐和园站到了,下一站该是玉泉郊野公园了!”今年33岁的张雪峰是北京公交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最近他时常在脑海中“演练”驾驶西郊线的场景。对于张雪峰来说,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就是能够熟练地驾驶有轨电车穿行在三山五园的美景中。

1924年,北京有了第一条有轨电车。后来随着市区规划建设发展需要,有轨电车逐渐被普通公交和无轨电车取代。到1966年,最后一条有轨电车停驶。此次,西郊线通车运行后,将成为北京首条具备现代技术的有轨电车线路,让京城百姓在50年后重新领略有轨电车的风采。

然而,有轨电车的顺利回归还要有一批优秀的司机。张雪峰和其他19名司机都是北京公交集团从近2万名职工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兵强将”,不少还是复员军人。考虑到北京没有有轨电车的训练基地,张雪峰他们只好去往离家上千公里外的苏州有轨电车基地进行数月的封闭训练。每天早上不到6点,他们就要起床上早操,之后是一整天的学习和训练。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张雪峰他们晚上还自发地加了几个小时的晚自习,用于消化吸收当天的所学。

张雪峰告诉记者,西郊线的有轨电车非常先进,以前也没接触过这种线路,等开通的时候,无论是从安全、服务还是运营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高标准,“把这么好的车交给自己开,感觉到身上有重任”。所以,每一天张雪峰他们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训练,早上跑操、晚上自习都是他们自己主动加的。前一段时间,老师们给讲解了车辆安全、信号等方面的知识,最近在进行模拟器驾驶练习。如何安全起步,怎么通过平交路口,一点一点地踏实练习,就像在真的车上一样。

张雪峰说这次自己当选西郊线司机,全家人都特别高兴。舅妈也是公交系统的员工,头离开北京前,家里人为张雪峰送行,舅舅说了,“一定要好好干,给家里公交人争光!”(本报记者 孙文文)

陈辉 城市副中心建设者

政府办公大楼早落成

1986年出生的陈辉,18岁从老家江苏省宿迁市外出打工,在建筑行业已经扎根了12个年头。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普通木工,过去几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落脚于北京,为那些拔地而起的建筑默默地出着力。这一次,是行政副中心办公楼。

陈辉所在的劳务队一直跟着北京建工集团干,从北京饭店、首都机场到萧山机场,都是重大工程,也有拿过“鲁班奖”和“长城杯”。

他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与以往的大工程相比,行政副中心项目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陈辉说,这个项目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规模大、投资大、标准化程度高、质量要求严,速度也是一流的。

举个例子,一般的工程,墙模拆下来后还会用在顶板上。这个工程,竖样模板就没有用在平面上的,全是崭新的,模板和模板之间严丝合缝,一点儿缝隙都看不到。为什么?放线——绑钢筋——支模,整个流程都是标准化的,就像“三堂会审”,丁点儿瑕疵都会被当场发现。你再去看看地面,毫不夸张地说,平整得都可以溜冰了。

这次陈辉领了一个“班组”,当上了“小组长”了,陈辉感觉压力挺大的。大伙儿都知道,这个工程工期较紧,工作强度高,一道工序耽搁点都会影响下一道工序,随时都是小心翼翼的。所幸的是,工程干到现在,在他的工序上还没出过纰漏。

陈辉说,建设工地实行的是“倒班制”,正常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特殊情况还会加加班,感觉最近休息时间都不够。不过,没有谁喊累,大家干劲都可大了。全中国就一个首都,也就一个行政副中心,这又是个百年工程。能在这干,我可自豪了,别说累点,不要工钱干都高兴。对啦,加班的时候,食堂还给提供夜宵,火腿肠、鸡蛋……嘿嘿,还挺丰盛的。

今天是2017年第一天,陈辉的新年期待,就是盼着办公楼早日落成。以后他也可以和家人说,“我又在首都做了一个大项目”。(记者 赵莹莹   王建忠摄)

邓毓博 实体创业者

“牛大坊”进京早开张

    “计算机博士辞职网上卖牛肉面。”在百度上输入“牛大坊”创始人邓毓博的名字,最先跃入眼帘的就是他的博士学历,也因此,很多人爱称呼他为“邓博”。

这位家在兰州、公司注册在北京、又在深圳开了第一家实体店的创业者,在三城生活中努力实现着“让人吃上一碗正宗牛肉面”的目标。

两年前辞职创业时,为什么选择兰州牛肉面这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邓毓博告诉记者,说起兰州牛肉面,大家都很熟悉,可能很多人所住社区的门口就能找到一家牛肉面馆。然而,这些面馆中,个人经营的店铺多,连锁型企业少;整体知名度高,能被人记住的具体品牌少。其实,在兰州本地,有很多很好的牛肉面品牌。所以,当时觉得这是个大有可为的事业。

邓毓博是学计算机出身,研究了多年的物联网。创业之初,就是想做一款标准化的牛肉面,口味地道、安全健康、操作简单,让爱吃面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吃上一口,味道就和在兰州本地吃一样。

做了两年时间,生意怎么样?邓毓博说,网上销售得还不错,大概计算,平均每天能卖到1万份。不过,诚实地说,因为团队不是做食品行业出身,初期经验不足,摸索中走过弯路,从营收上看还没有实现盈利,离创业之初设立的目标还有点差距。

资本“寒冬”下,创业公司多少会受到点影响,融资难了,特别是,大环境不佳,更多人挤入到了食品行业,抢夺蛋糕的人又多了。

前几天对于制造业的“死亡税率”讨论得非常多。在邓毓博看来税率到底高不高,邓毓博告诉记者,国家对于创业企业的政策支持很多,税改的目标也是给企业减负。像我们就属于小微企业,月营业额低于3万元就可以免税,“营改增”后很多成本也可以抵扣。

当然,不同行业特点不同,一份牛肉面,上游供应商就有十几家,有的时候供应商提供不了可以抵扣的票据,未来如果政策能更细化就好了。

2017年邓毓博最期待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邓毓博说:“2017年,我们还计划新开几家门店,北京也会开出第一家。我就希望新门店能顺利开张,把牛大坊坚持做下去。”(本报记者 赵莹莹)

沃雪原 国安银柏养老中心执行院长

养老产业的春天早点到

“政策实施前,只有一位老人长期购买我们的入户助浴服务。自从去年11月失能老人补贴政策实施后,不到两个月已经有近百位老人享受了我们的助浴服务。其他上门服务也接到600多单,总收入超过6万元。政策激活了市场,相信明年我们的业务会开展得更好。”在西城区椿树街道国安银柏养老照料中心一层温暖的活动大厅,照料中心执行院长沃雪原笑着对记者说,语气中充满了对明年的期待。

2016年11月起,西城区开始试行中、重度失能老人居家服务补贴政策。凡年满60周岁,具有西城区户籍且居住在西城区,依托居家养老的中、重度失能老年人,都可以申领每月400元的服务补贴。补贴发放到“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中,可用于购买政府指定的养老照料、送餐、医疗等服务,余额月结月清。

沃雪原介绍,他们中心从2016年初开始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但是举步维艰。“一方面是老人的观念不接受,服务看不见摸不着,在老人眼中不如买东西合算。另一方面是经济原因,比如助浴一次120元到160元,低收入老人确实买不起,我们的成本也难再压缩。”

正当沃雪原和同事发愁如何打开局面之际,失能老人补贴政策犹如一股东风,帮他们吹开了市场的大门。“真是雪中送炭!别看才俩月,已经有不少老人形成规律了。农商行每月底准时把消费资金打到我们账户上,节约了我们的周转成本。”

沃雪原希望好好把握这个契机,在明年开辟出一条属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道路。“政府扶持固然重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能总指望每月400元的补贴。之前因为服务对象太少,我们不了解服务半径之内老年人有哪些个性化和共性化的需求。现在我们发现,一些偏瘫老人的需求具有共性,我们准备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护理方案。同时明年还要推出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的综合需求。此外,明年我们还计划加大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储备更多专业人才。虽然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有个过程,消费能力和观念也不会一下子改变,但我相信养老产业的春天不久一定会到来。”(本报记者 张品秋)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