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作家汪曾祺离世20周年纪念日 这一代还能觅得传统之美吗

2017-05-26 12:00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今年的5月16日,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离世20周年的纪念日。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的老头儿,在这20年间享受到越来越大的声誉。因了他的文字、书画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互联网传播的放大下,也在局部影响着网上的一些情绪,老头儿的只言片语和某个人生故事,有了“网红”的效应。

作者 何殊我


专家、媒体每年在这个时候照例是要做一些解读、缅怀的纪念活动的,“了却汪粉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5年的汪粉,更要在这时候凑个热闹,因为被大量的信息包裹着,此种情境,就如“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

作为一个纯工科学校毕业的文科生,我在大学的时候略有一些格格不入的样子,大部分的格格不入都交给了学校的图书馆。虽是工科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倒也颇为可观,在石油勘探地质物理等等浩如烟海之外,文史哲的书也能装上几牛车。大一下学期,偶然的机会,在书架上翻到了北师大出版社的《汪曾祺全集》。

当时读书全凭个人趣味和中学教材的引导,没有师友可以交流,大部分阅读兴趣停留在古代小说、欧美经典乃至励志、鸡汤的读物上,无从辨别。更没有什么系统、理论性的修养,不知文学史的意义,更不知文学有严肃、流行之分,所以也就无从知晓汪曾祺是谁,写的东西好与不好。

翻了目录,最大的惊诧是《沙家浜》竟然有作者,——在我印象里,总以为这种耳熟能详的剧是天上长出来的,从没有将它和人联系起来。再细看,“人一走茶就凉”这种句子也出自这个老头,觉得有点意思,就一本一本看下去。花了三个月时间,把一套八卷《汪曾祺全集》都走马观花了一遍,《受戒》、《大淖记事》、《金冬心》、《陈小手》这一篇篇看下来,觉得有意思,“原来小说还可以写成这样”。

明海和小英子在没在一起?巧云喝了尿碱汤之后是什么感受?请金冬心吃饭的扬州盐商到底有没有文化?陈小手死得好可惜……诸如此类的问题是《乱世佳人》、《红与黑》、《春天里的秋天》、《镜花缘》、《神雕侠侣》、《楚留香传奇》等等这些作品从没有带来的。

而在汪曾祺的散文里,知道了做饭与吃饭也可以有如此的趣味,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以如此记述,《人间草木》、《岁朝清供》……可能人生的境界大抵应该如此吧。再顺着他对昆明的书写,对沈从文、闻一多、老舍先生等的回忆,才第一次有了应该把这些人放到一张网里面来看的意识。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书刊杂志里的小片段,都应该在一个具体而微的社会里面来了解才合适,人都是社会的动物。当然,有些想法以前也是有过的,只是八本《汪曾祺全集》让我加深了这种感受。

再后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开始了解了越来越多的东西,从汪曾祺的作品,到西南联大、“文革”、上世纪八十年代,书开始越读越庞杂,也在慢慢完成着自我的启蒙。没事的时候,总是盘算个人阅读史,发现一个人一生能读的书确实很多,但是关键时刻结实的文字也许就那么几行,能在一些重要的路口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作者也就那么几个人吧。阅读汪曾祺的这种感受,直到七八年后,在一趟绿皮火车上读到一本过期杂志里的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时才再次浮起。

后来大学毕业,晃荡荒废了几年光阴以后,酝酿了近两年时间“逃”到北京,阴差阳错在网络媒体工作,开始面临每天选题做什么的时候,某天看到了5月16日这个时间,一想:嘿,这不是汪曾祺去世15年的纪念日吗?!然后找新书,作专题,并得以认识了自称“天下第一汪迷”的苏北先生,网友评价说,“苏北好像大半人生都在欣赏、品鉴汪曾祺的人和作品。”苏北极其和气热情,听说我也是汪迷,这热情就更添了十二分,不但帮我成就一期漂亮的专题,后来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在与苏北老师的交往中,我得以了解到一个受过汪曾祺影响的群体所在,对汪曾祺带给当代文学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工作的缘故,各类汪曾祺的文本,也收集了大大小小二三十本,中间或遗失或赠人,常置书架的不过一半,但是日常仍旧会在合适的场合与人聊起这个人和他的文字。没事的时候,也会拿出来闲翻一下,常读常新,里面的一些句子随时品味一下,倒也乐在其中:“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我所谓的‘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好想尝尝。”“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不过,对于加诸汪曾祺身上的一些评语,我却有些不太赞同,比如“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这种,现代社会,虽说没有文人的环境了,但是只要志趣、心性和形状合适,总会有这种人的,只不过,没有被媒体和大众“发现”罢了。存在于文化基因和人的骨子里的这种传统,在我看来,是不会轻易丢失的,只不过他们以不同的面貌示人罢了,在古代可能是苏东坡、张岱、蒲松龄,现代可能是沈从文、汪曾祺,在以后的网络时代,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按照常理来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汪曾祺所代表的传统文化趣味,是与网络传播的要求有一些悖离的。他们不够快餐化、不够刺激眼球,但吊诡之处在于,汪曾祺的搜索指数是在不断上升的。这里面,可能是老一辈汪迷们还在活跃着,在不断将相关的东西搬上互联网所致。

不过,也并不是全然乐观的,从我本身来说,遇到过的一些问题是,如何向一个90后95后讲述汪曾祺?习惯了快餐文化、综艺节目、网络游戏、直播段视频等等泛娱乐的一代人,在面对一个纯文本的时候,需要的耐心不是十五年前的一个个体面对这类文本时所能类比的。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都会有一些对于美的需求,若想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体会到文字之美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还需要好好思索一下。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