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华北金属结构厂:原为苏联援华项目之一 曾为大会堂建钢屋架

2017-06-07 23:19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太多的企业因水性不佳而被淘汰,我工作过的华北金属结构厂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这座老厂也有过辉煌的岁月,每当我走进北京工人体育馆,仰望馆顶那由数十根钢索擎起的环形钢材饰品,便想起那是建馆当年我亲自参与制作的产品。凝望半晌,仿佛又回到当年热火朝天、奉献青春的生产现场。

作者 栗文元


工人体育馆的钢材屋顶是金属结构厂的作品。

原为苏联援华项目之一

时过境迁,垂杨柳地区早已变成繁华的商业与住宅区,而在1949年前,这儿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作为苏联156个援华项目之一的华北金属结构厂,就在这儿逐步发展壮大。

当时是1953年6月,建厂先遣队用木料、芦席和油毡搭建成工棚,中间是通道,两边是大通铺,每个工棚可住近百人。1954年初,我随解放军某部的一个营进驻该厂接受技术培训。培训期间,我们仍按军事化作息。由于多数同志的文化水平都很低,不少人都经过扫盲班的学习才有些文化知识,这给技术培训带来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经过近一年的刻苦努力,各工种均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于是,我们于1955年1月奉命集体转业,成为该厂生产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

转业后,我们在工厂基建科师傅的带领下挖地基、和稀泥、脱土坯,自力更生在厂区最北端建起数十间平房,从而告别了工棚,住进正规的宿舍。建厂初期,职工总数不足百人,技工多由建华铁工厂调入。工厂的生活和生产设施都十分简陋,我们在1954年进厂时,由苏联援建的基建工程尚未开工。偌大的厂区,仅在中部区域有五座人字形砖木结构建筑,每座不足200平方米,分别作为机修车间、库房和部分科室集体办公的地方。食堂是临时搭建的,工厂大门是用木框加铁丝网组成的一个栅栏,工厂后半部一片荒芜,长满了蒿草。厂区外有一条从大郊亭至广渠门的铺着碎石子的马路,汽车通过时,暴土扬尘。与工厂隔条马路的地区,是一片高低不平、一望无际的农田,当时给职工们的感觉就是生活在农村。

当年广渠门的城门和城墙尚未拆除。我们下班后经常会成群结队到城墙上登高望远,那时城里很少有高楼大厦,视野十分开阔。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多是片片低矮的民居和身着灰蓝服装的行人。

曾为人民大会堂建钢屋架

经过初期运作一年之后,由苏联援华的主厂房基建工程从1954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同时开工的还包括职工食堂、办公楼、浴室、取暖锅炉房以及职工家属宿舍等,到1955年底全部竣工。厂区建成后,朱德委员长曾于1955年底亲临现场观摩,受到全厂职工的热烈欢迎。

随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人力资源的不足,仅靠原有的老工人和数百名转业军人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又从各地工厂调配,加上国家分配的学校毕业生以及直接向社会招聘的学徒工等,到1958年,职工总数已高达近3000人。

人员的充实和生产设施的完善,必然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从1955年主厂房正式投入生产起,由原先只产轻型结构和饮水锅炉转为生产大吨位、高规格的成套厂房钢结构。1956年承接代号444的太原重型机器厂和代号447的包头钢铁厂等成套厂房钢结构总计4000余吨,其中仅一根钢柱的重量就重达10多吨。1958年制作人民大会堂钢屋架时,正值“大跃进”的年代,生产科在下达该工程的生产计划时,其封面标题是“天安门前捷报频传,和平之音飞向四面八方”。简短的一句话,表达了对该工程的重视和对和平的向往。

人民大会堂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不仅是工程量大、工艺复杂,更重要的是工期紧,质量要求特别严,按现在的说法可谓压力山大。但那个年代没有这个词,只有动力。众所周知,多层次的铆接工艺,其关键是必须保证各构件之间相应孔位的高度吻合,使铆钉穿越顺畅。为此工人们开动脑筋,创造了“多孔定位器”。为保工程提前完成,各工种之间展开了“你追我赶,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主动早来晚走,加班加点,并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职检的三检制度。通过全厂职工共同努力,这项高规格、大跨度的铆接钢屋架全部提前完成,作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在人民大会堂投入使用后,出于安全考虑,本厂的七级铆工王世才先生被聘为年度技术检查组成员,每年定期到人民大会堂,对钢架重要部位的铆钉逐一进行检查。

时光飞逝,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工厂已不复存在,但仍难以忘怀当年厂内宽阔的道路和优美的环境;难忘当年职工们工作不计时间、干活不计报酬的拼搏精神;难忘几十年间先后参与完成的人民大会堂、工人体育馆、亚运会游泳馆等105项重大工程。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