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金世崑手作老物件凝固旧时光 变废为宝既环保又能消食解闷

2017-07-31 10:17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7月31日讯,经常乘坐地铁的人会发现,地铁站内张贴了许多“我的老北京”宣传彩画:推小车的、卖炸糕的、做彩塑的……这些已经消逝的老行当,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在什刹海柳荫社区,74岁的金世崑在六年前就开始手工制作老物件,为这些消逝的老行当、消逝的生活方式留下一点回忆。

金世崑介绍手工制作老物件

卖小鱼的应该用什么家伙式,烘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剃头挑子、粪桶、水桶、拉洋片的、耍猴立子的都是啥样,金世崑用废旧材料一一做了出来,虽说每个都是巴掌大小,但该有的配件、该具备的功能可一样都不少,馄饨摊子里能掏出成套的碗,货郎挑里有五颜六色的针头线脑……

以前常用的老物件,您还认识不?

金世崑想起做点老物件,是因为社区里每两年要办一次老年人书画展,不会“吟诗作对”的金世崑也想参加一下,于是就在六年前做出了一套巴掌大小、老北京人冬天常用的火炉子。没想到,这套火炉子成了当年展出时的“明星展品”,很多老年人都拉着金世崑在他的这套作品前面合影留念,“以后也好告诉小孙子,免得将来都不知道这都是什么家伙式了。”

采访金世崑的时候,金世崑也来考了考记者,在记者认出了火筷子(通条)、白铁壶、烘笼以后,金世崑笑了,“你还认识烘笼呢,对,以前冬天给孩子烤尿褯子,哎吆,家里那味儿啊。”

金世崑拿手在鼻子前面扇了扇,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又带着点促狭从他那个跟抽屉差不多大小的“百宝箱”里拿出了一个长筒形状的铁器,“这是什么,知道不?”

记者摇了摇头,金世崑笑眯眯地有点小得意,“你越是说不上来,我越是开心。”旁边坐着的金世崑老伴也呵呵地笑,有点无可奈何地跟记者解释,“你瞧,他就是个老小孩。”

金世崑很开心地给出了答案:这就是汆子,相当于现在的快速热水器。“咱老北京讲礼儿啊,客人到家里必得沏茶,可有时候没有热水,那就把水倒这里面,直接放火眼里。”金世崑有滋有味地讲起了蕴藏在这些老物件背后的生活知识,这是支炉,像倒扣过来的砂锅一样,上面有很多小窟窿眼儿,可以烙饼、烤馒头片;那个上口小、下口大像喊话筒似的就是拔火罐,不是现在用来给人拔罐的,是以前生炉子常用的,可以搁煤球炉子里,主要是为了把煤球烧起来……

除了煤球炉子这一整套家伙式儿,金世崑还做了不少以前生活中常用的器具“袖珍版”,用来补袜子的袜板、用来搓麻绳的线拐子、用来锔锅锔碗的锔子……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是金世崑前几年陆续做出来的,“给现在的孩子留个念想。”

以前常见的老行当,您还记得不?

这两年,金世崑开始做那些逐渐消失的老行当在叫卖时用的家伙式儿。“做这个,就是因为过年的时候看见庙会上有人表演叫卖,还上了电视,可是他用的挑子不对,卖小鱼的挑子可不能两头都是笸箩。”

金世崑给记者展示了他做的卖小鱼的挑子,一头是分了好几个格子的浅木桶,大约30厘米高、80厘米宽,上面还放着一个小瓷碗;另外一头就是柳条筐子,上面扣着好几个“玻璃缸子”。金世崑介绍说,浅木桶分装着各种不同价格的小金鱼儿,顾客要挑哪个,卖小鱼的就拿小瓷碗给舀出几个,后头柳条筐里垫着稻草,装着要搭售的鱼缸。

“你看过龙须沟那个剧吗?里头程疯子就是卖小金鱼儿的。这卖小鱼的挑子可不好挑,一头沉一头轻,挑的人得小碎步快走,前面装鱼的格子不能太晃,后面的也不能晃悠,怕把鱼缸打碎了。”说到高兴处,金世崑还即兴给记者学了几声叫卖,“卖小金鱼儿来……蛤蟆咕朵儿,大田螺蛳!”吆喝完了,金世崑又滔滔不绝起来:“蛤蟆咕朵儿,就是小蝌蚪,我小时候一分钱能买十个、八个的……”

做了卖小鱼挑子后,金世崑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他陆续又做了货郎挑子、补锅匠的挑子、炸丸子的车子、剃头挑子、卖切糕的车子、送水车、送粪车、面柜、卖馄饨车子、卖劈材的车子、脚行里供人代步的独轮车、卖冰棍车子……每一个都是手掌心大小,但每处细节都没漏下。

卖炸丸子的车子,一头是铁锅,上面木头锅盖能掀开,旁边还有两个小碗,里面分别盛着“香菜末”、“芝麻酱”,另外一头安着玻璃柜子,拿开柜子,车里还掏空了,用镊子能从里面拿出碗筷来,金世崑笑着回忆,“多数都在十三中门口卖,香着呢”;货郎挑子上面挂着货郎鼓,挑子里面装满了针头线脑、绢花绒线,还有几块花布;送水车的大水桶前面一丝不苟地开了两个放水孔;剃头挑子的一头是底下有火的小铜盆,另外一头是带抽屉的坐凳,每格抽屉都能打开;掏粪车上的背桶和长粪勺子也都整齐地挂在车把上;面柜上也没忘了安上漏斗。卖切糕的车子上,不仅车上有“切糕”、掀开一角的白盖布,车把上还挂着装包装纸的兜子,连泡刀桶、刀都镶了铜,“这你不能马虎,以前卖切糕的好多就是特别讲究,那都是必需镶铜活的,要的就是锃光瓦亮,干净利索,这样人家才愿意买你的东西。”

金世崑一转身又拿出他最近做好的“耍猴立子”的摊子和拉洋片的摊子。“猴立子,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布袋木偶了,表演的人平时都是扛着摊子,碰到有想看的,就地放下,自己钻到摊子下面耍起来。”金世崑做好的耍猴立子的摊子,上面还放好了道具管、还有锣。拉洋片的小摊也做得非常精心,下面柜子的把手都刷好了颜料,摊子上面做好了锣鼓镲,还有一个绸子条,表演用的玻璃彩绘也都画了出来,“每拉一张片子,拉洋片的就把内容给唱出来,一般是两分钱看一回,都是老故事,这个能连看带着听唱,这在那时候就是享受啦。”金世崑也兴致勃勃地给记者唱了一段,“咿呀呀又一片喽,您往里面瞧喽您往里面观喽,武松打虎就在上边……”

冰棍棍儿、茶叶盒盖、药丸子盒……
做老物件的材料全是废旧物品再利用

不光对这些老物件、老行当非常熟悉,金世崑还特别喜欢各个行当的“响器”,因此做这些小“工艺品”的时候,也没忘记给它们都配上各自的响器。
货郎摊上必需得有货郎鼓,炝菜刀、磨剪子的板凳得挂上“惊闺”,“因为主要是闺房里妇女才会来照顾生意。”剃头挑子上面也挂着“唤头儿”,就是一个一尺多长的钢叉子,一拨拉也能发出“嗡嗡”的响声,“这个叫唤头儿,就是叫你剃头啊。以前剃头的也不容易干,附带着给掏耳朵,按摩呢”。

金世崑还回忆说,以前走街串巷的小贩儿叫卖的可没有现在叫卖大师们表演的好听,很多时候也都有气无力的。金世崑说,他的父亲以前也走街串巷地叫卖过。“虽说是在旗的,可是日子穷得很,每天傍晚拎着个麻袋,里面装着炒好的瘪花生,哑着嗓子叫几声‘半空’,然后等孩子们来买点。唉,比今天的日子可差的太远啦。”

虽然做了一大盒子的老物件,花费了很多时间,但金世崑没为此花一分钱,都是用废旧材料一点点做成的。袜板是用冰棍棍儿打磨光滑了做成的,卖小鱼的笸箩是茶叶盒子的盖锉好了当底座,里头的格子也是用茶叶盒子切割后安上的,鱼缸则是用老伴吃过的药丸子的外壳做的,排子车的车把用的是一次性筷子……

金世崑特别得意于自己做的这些东西都是用废旧材料,“又环保,又能消食解闷,还能跟大家讲讲以前的事儿,自己挺开心。”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周明杰 文并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