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冬至日细述九九消寒图风雅浪漫

2017-12-22 08:08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今日冬至,于是自然而然想起九九消寒图。第一次看到它还是在小时候,外婆床边的墙壁上,一块玻璃封起来的框,和平日看到的相框画匾都不相同,三字一行,三字一列,方方正正装着九个繁体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那时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只当是一句略长的诗,外婆喜欢,于是得以挂在卧室近身处。直到外婆去世后才知道,那九个字并不是一句诗,而是源于中国旧时冬至日的一种风俗,叫“九九消寒图”。

作者 晏藜


插图 消失天迷

图当然不能消寒,炉子暖气才能,今人会这么想。不过,尽管如今已经有了各种工具来抵御寒冷,但也还没有一种技术,能让人们塌下心来,不急不忙、有条不紊地跨过那些难熬的时候。

但九九消寒图却可以。祖先们为古代的岁时发明出一种温柔的风俗——数九。这个风俗自冬至这日起开始,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在中国古人心目中,九是“极致”的数字,是“最大”“最多”“最长久”,而九个九叠加起来,便代表着无可附加的漫长。从冬至日开始,每九天便算一“九”,凛冬随着九九八十一天过去,暖春便会接踵而至。

这听起来是个好办法,将漫长的寒冬时日量化,分成均等的几个小份,一小份一小份地过,就显得不那么难熬了。可是,要如何记录这被细化后的时间呢?前人已经为我们留下了答案。“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现在用简体字看得不是特别明显,用繁体字就清楚多了。这是清代道光年间流传下来的句子,清人笔记中留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一句九字,一字九划,在数九的日子里,每一天填完一笔,每一九写完一个字。这看似缓慢温吞的仪式里有强大的惯性,不填到最后一天,都不觉得圆满。何况这方寸地方里,还隐藏着融融的春意,一旦描过了这八十一个字,寒冬里尚秃噜着枝条的垂柳,一下子便会迸出新鲜的绿意来。“九九图中将字著,百五光阴,容易闲抛却”,寒冬会过去,还有所有难熬的日子,通通都会过去。人要自己珍重,以待春暖时候。

既是关乎岁时,来自民间,消寒图的形制当然不会只是这样的文艺范儿。旧时民间还流行其他的消寒图样式,比如老百姓们大都喜欢的铜钱图。这种图样比较简单,九栏格子里,每栏都有九枚铜钱,从冬至日起,每天涂上一枚,涂的同时还能记录下一冬的风风雨雨,“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一旦这八十一枚铜钱一一涂完,画面就变得非常丰富,就像春回后斑斓的大地一样。

除了铜钱消寒图外,还流行着一种颇受文人雅士们喜爱的图样。这一图样源自北方冬日常见的梅花意象,《帝京景物略》中道:“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都是一样的步骤一样的办法,但凌寒梅花与消寒图旨似乎更相得益彰,而相比起填笔画、涂圆圈,填梅花瓣也显得更有闲情逸致,更像作画。染瓣不知冬去,一尽方知春深。

不知道古代有没有这样的画家,曾专用几十个冬日的九九八十一天,留下几十幅九九八十一瓣的梅花消寒图。印象中好像没有读到过,但中国古人实在太会风雅了,关于消寒的浪漫事不会少。譬如明人有诗形容过一个这样的场景:“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后来清人也有词:“问销寒、九九胭脂,可似玉梅风骨。”两者说的是一个事儿——晓妆染梅,就发生在明清文人的内苑中。“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九九八十一个胭脂斑点,令白梅变成了红杏,寒冬也就在这样的旖旎暖色中,悄然滑过去了。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