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日本社长上吊身亡 就职于知名娱乐公司,遗言“工作太累”

2018-03-15 09:07 编辑:admin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2018年3月15日讯,据日媒报道,杰尼斯事务所子会社社长伊坪寛氏上吊身亡,享年62岁。据悉,他在留下的遗书中提到“工作太累”,“想逃避的话只能这样”。

在日本首都东京,上班族匆忙赶路。新华社图

3月5日,在大型娱乐公司·杰尼斯事务所的相关公司入居的涉谷区的大楼里,一名男性员工发现一名男子上吊自杀。经调查后发现死亡的是杰尼斯的子公司子会社社长伊坪寛氏先生(享年62)。

那一天,对于杰尼斯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3月5日正是杰尼斯事务所宣布开设Youtube官方频道当天。杰尼斯事务所针对伊坪的死接受采访。“伊坪先生作为集团的一员在为集团做出巨大的贡献的时候离开了我们,公司上下悲痛万分。伊坪先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我们对与没有察觉到他到底心里所怀着的烦恼而感到万分后悔。

据悉,杰尼斯事务所于1975年成立,是日本一所著名艺人经纪公司事务所,以推广男艺人及男性偶像团体为主要业务。

现今旗下当红艺人有:“TOKIO”、“V6”、“KinKi Kids”、“岚”、“泷与翼”、“NEWS”、“关8”、“KAT-TUN”"山下智久"“内博贵”、“Hey!Say!JUMP”、“Kis-My-Ft2”,“生田斗真”、“Sexy Zone”、“A.B.C.-Z"、“ジャニーズWEST“等。

(原标题:日本社长上吊身亡疑为压力过大 留下遗书令人心酸)

相关新闻:日本自杀人数连续8年下降,去年比2003年最高峰减少4成

自杀是日本国内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日本自杀人数持续减少。

日本经济新闻1月19日报道称,通过对日本警察厅相关数据的汇总,日本2017年全国自杀人数为21140人,比上年(2016年)减少了757人,自杀人数呈现了连续8年减少的趋势。

从性别来看,男性自杀者为14693人,时隔22年低于1.5万人;女性为6447人,连续2年刷新了自1978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少纪录。日本的自杀人数曾在2003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当年自杀人数约为3.4万人,2012年以后则开始低于3万人,2017年的这一数据比2003年的最高峰减少了近4成。

自杀死亡率(每10万人口的自杀人数)比上年则下降了0.6人,降至16.7人;从地区分布来看,自杀死亡率最高的是秋田县(24.2人),最低的是大阪府(13.2人);按年龄来看,成年自杀者减少,19岁以下者则增加。

日本《每日新闻》去年5月曾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比较世界各国的自杀死亡率后得出结论称,日本的自杀死亡率为世界第六。结果显示,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为立陶宛,其次是韩国、苏里南、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日本。日本每10万人中的自杀死亡率为19.5,是亚洲第二。从男女性别来看,男性自杀死亡率为27.7,女性为11.7。

关于自杀率下降的原因,日本厚生劳动省自杀对策推进室的负责人分析称,“地方政府和相关省厅的对策发挥了作用”,并表示国家、地方和相关团体将积极采取针对年轻人和儿童的对策。

2017年秋季,神奈川县座间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东京警视厅查案时在神奈川县座间市一20多岁男子公寓中发现了9具尸体。现场有多个冷藏箱,其中一个里发现了部分遗骸。经过调查发现,嫌疑人通过在社交网站(SNS)上发布相约自杀的信息,后将前往公寓的人一一杀害并藏尸室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自杀率的急剧上升引发了公众对自杀的担忧。其中,由于使用互联网的年轻人不断增加以及和自杀相关网站的普及,“网络群体自杀”现象开始不断出现,有自杀倾向的陌生人通过互联网论坛和留言板,相约个体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自杀。目前,日本政府正在采取加强为年轻人提供咨询服务等应对自杀的对策。日本政府在2017年夏确定的《自杀综合对策大纲》中,曾提出要在约10年里将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自杀死亡率降低30%以上,并在电通公司新员工的过劳自杀问题曝光后提出了推进相关对策的措施。

自杀在日本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社会问题。近年来,日本的自杀率依然相对较高,但自杀人数一直在下降。目前,造成自杀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失业、抑郁和社会压力。失业的中年人、孤独的老年人,以及在学校遭遇欺凌的学生,往往都会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此外,文化因素被认为也是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英国BBC曾报道,日本“荣誉自杀”的传统也是自杀率居高的原因之一,而不抱怨文化、重视秩序则使得年轻人发泄愤怒、焦虑的途径不多,这都使得日本人在丧失希望时没有寻求帮助的能力,最终只能自杀寻求摆脱。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万家热线 网易新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