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观点

绿化工人开启忙碌模式:去寒衣浇春水 活儿满当当的

2018-03-20 11:27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随着“留白增绿”的深入,北京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园,市民们得以在家门口的绿化带、小公园休闲放松。天气渐暖,姹紫嫣红的春光背后,绿化工人们都付出了怎样的辛劳,本报记者走进北小河公园一探究竟——

地一化冻

每天的活儿就满当当啦

3月14日上午8点30分,北小河公园。

“去寒衣喽!”在一片欢呼声中,绿化队员们开始揭掉蒙在怕寒地被上的无纺布。“蛇莓和毛茛属于怕寒的地被植物,每年霜降之后,都需要遮盖上无纺布来保暖。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绿化景观,我们公园的地被植物中,需要遮寒的蛇莓等植物和不需要遮寒的草坪,各占一半吧。”北小河公园的绿化负责人王新向记者介绍。

这种遮寒的无纺布,相信大家都已司空见惯,但它其实也暗藏玄机。记者摸了一下,它的质地比我们日常用的无纺布菜袋还要薄一些,韧性也略差,但是这样的质地更适合给植物做“寒衣”,“透气性好,而且透光,吸水性也更强,毕竟我们不仅要给植物保暖,也要保证植物得到足够的阳光、水分。”

绿化队员们麻利地用钳子拔去四角固定的木楔子,收起之前绑成“米”字型固定无纺布的钢丝,抖掉布上的尘土,扶正压倒的地被植物……北小河公园里大约有22.8公顷的“植物寒衣”,绿化队员们要在中午之前全部清理完毕。

在不需要揭寒衣的草坪边上,绿化队员陈印正在整理地面上的喷水管。“有的出水眼被堵住了,得疏通一下。有的游客尤其是孩子,特别喜欢踢水管,好多水管都被踢歪了。”陈印一边轻声吐槽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一边利索地把自己提前削好、跟水管同高的木棍楔进土里,把水管扶正,然后用细铁丝把水管和木棍绑在一起。

上午10点多,天气更暖和了,王新跟几位绿化队员确认了一下后,公园里每年春天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启了--“浇春水!”

水泵房、各个草坪区绿化井的队员同时拧开了水阀。草坪上几个水管上端的喷头同时从水管中升起,旋转着喷出一蓬蓬水雾。“从现在到真正春暖花开,得大灌3次,每次都得浇透。‘春水’浇的好不好,对草坪能否及时返绿、灌木及时抽条的影响挺大的。”王新一边介绍,一边猫着腰往草坪里面走,查看草坪的情况。她的助手张婷补充说,北小河公园是“清水零消耗”的示范点,公园内有小湖,湖边有水泵房,所有绿化用水都来自湖中收集的雨水、中水以及地下水。由于循环水容易堵塞水管和水道,所以每次浇春水之前都必须清理循环泵和埋在地下的水管。

“这些工作我们之前都已经做完了。咱们水泵房里,别说水泵里面干干净净,地面都纤尘不染。”公园绿化队队长的介绍里,带着自夸,也透着焦急,“今年天气回暖得慢一些,我们还得赶紧安排中耕。把去年的老草耧一下,把枯死的干草清理出去,新草才能更好发芽。嗯,地一化冻,咱们每天的活儿就满当当啦。”

“逛园子”巡查

每天一万步只是打底数

需要浇春水的不仅仅是草坪和灌木,路边常绿树有时也需要浇水冲洗。“柏树等常绿树上,春天会有草鞋疥的虫壳,必须早点发现,及时冲洗,否则就会变成虫灾”。

怎么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呢?答案只有一个:腿勤。所以,“逛园子”是王新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每天刷一万步对她来说都是刚起步。而多走动多观察也让她及时发现了很多病虫灾害的苗头,预防了虫灾的扩大化。王新觉得最惊险的就是2013年初夏,那一年,美国白蛾出现在北京各大公园。“那个虫子特别可怕,只要让它成虫了,一天的时间,就能把一棵树全部吃光。”

当时王新每天提前上班,天一亮就在公园里到处观察。有一天,她在公园角落里的一棵大树上一下子发现了一个美国白蛾的虫网。“离地四米多高,在枝杈中间,当时已经快有两个手掌那么大了。”王新立即通知绿化队员赶紧灭虫。

地上铺上无纺布,搭上云梯,拿上树木修剪钳子,大家如临大敌。“美国白蛾的生命力特别强大,不能让虫子直接落地,否则那一块草坪也就完了,还可能会遗落虫卵。只能把那一部分的树枝全部剪下来,用无纺布包好拿去焚烧。”

绿化队员很快把被发现的美国白蛾彻底消灭,又彻查了整个公园,确认没有植物被波及。王新长出了一口气,“幸亏发现的早,这个美国白蛾还没有真正成虫,否则,不用两天,整个公园都被它祸害了。”

除了观察可能的病虫害,植物如何分布会更有利于生长,怎么搭配才能使景观更有层次,都是王新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每到秋天,她也需要通过连续多日的观察,确定“草坪打孔日”,

“草坪打孔主要是为了往土里透气,有专门的打孔机器,打出来的小孔有五六厘米深,直径两厘米左右吧。”听到记者说没听说也没见过草坪上有孔,王新笑着解释,“需要多观察,是因为打孔一定要避开生长季。打孔后,周边的绿草能长得更好,会很快把那个小孔覆盖住,所以多数游客都没注意过。”

多观察勤动脑

多年实践形成“工作宝典”

北小河公园路边很多树坑都是浅浅的一层,没有常见的树皮木屑,也没有鹅卵石。听到这样的疑问,王新解释说,这也是通过日常观察和多次实践后做出的改变。松针和木屑如果放在树坑中,基本上每次浇水都会被冲出来,反而破坏环境,有时候更成为孩子们嬉闹的玩具,尤其是鹅卵石,每次铺完,几天后就没了,很多都散落在公园路面和各个角落。“理论上,树下本来确实应该有这些保墒,但现实情况也必须考虑。尤其是鹅卵石,我们特别担心孩子们玩的时候,造成意外伤害,所以就全部放弃了”。

类似在日常工作中避开“理论陷阱”的事情还有很多。北小河公园很多拐角、转弯的地方都见缝插针地种着月季花,王新说,她当初上学时,关于月季花培育的理论中,都推荐冬天土培扣盆。但真正工作后,她逐渐发现,月季花过冬的时候可以不用那么复杂。

“冬天把残花剪掉,枝条留个几十厘米,等到开春后再往下剪,从根部算留个15厘米到20厘米就行。”王新一边查看月季花枝一边介绍经验,她指着其中几个枝条上的小鼓包给记者看,“这就是新出来的花芽,等过几天剪枝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开这些花芽,尤其是向外长的。”至于什么时候剪枝更合适,从业多年的王新挠了挠头,“这个得靠经验,到了这个月底我会连着几天来观察。”

记者采访中发现,绿化工作中,确实有很多这类无法准确表述的“心得”,比如草坪施肥频率、施肥密度、树枝修剪长度、浇水数量等等都需要从业者用心琢磨。比如,开春浇头水之前,草坪要施肥,肥料都是到农科院统一购买的,但是如何用却得好好研究。

“草坪一般都是两种草混种,比例不同,施肥数量也是不一样的,这必须自己上手试,我通常都会选一小片来做实验,确定好施肥密度、施肥频率。而且这些年都是固定由两位师傅来施肥,以确保施肥效果。”

北小河公园的这些数据都是王新一点点总结出来的,也经过多年的验证,成为了绿化队员的“工作宝典”。即便这样,王新每年依然会谨慎地再做实验,“温度、湿润度等很多数据每年都会变化,必须精细。换种一棵树、重种一片草坪,都得很多钱,还破坏了公园景观,这个工作必须走脑子,精心再精心。”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周明杰 摄影/王海欣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