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歌曲”源于劳动 《吴越春秋》中《弹歌》 唱出从制作工具到狩猎的全程

2018-05-09 10:00 编辑:TF0328 来源:北京晚报

众所周知,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原始人类在劳动等活动中创作的口头歌谣,即节奏韵律都极简单的原始诗歌。也就是说,诗歌是原始人组织劳动、鼓舞劳动的一种手段,而原始人的乐舞则是模仿劳动的音响、劳动的动作、重演劳动的过程。其目的或许是训练劳动技巧、总结劳动经验,以便激发部落成员热爱和参与劳动的激情。

作者:赵柒斤


远古时期,人们的思维和语言非常简单,在当时的汉语中,单音词多,由于一个单词并不能构成句式,至少要两个词才能表达出比较明确或相对完整的意思。这样,由两个词构成一个短促的句式,以与劳动动作所派生出来的节奏相配合,就是原始型最早的诗歌形式。譬如载于《吴越春秋》的《弹歌》,仅用“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八个字,就唱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此歌虽极其简短,容量却很大,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有动感,对狩猎的艺术表现可谓非常成功。进入原始社会,生产技术低下,劳动动作也很简单,而歌的拍子却能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相传由尧帝时一位老者创作的《击壤》,就是作“击壤”时唱的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前四句以四个排比短句描述了先民们原始的劳动和生活情状。单一的句式和重复的节奏,反映的是先民简朴的生活和平和的心情;大白话似的歌词,则体现了原始口头文学兴于自然不加修饰的特点。最后一句很有意思,先民点赞尧帝功德时,击壤的老人又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我来说,如今所过的这种顺乎自然、取足大地的生活,与尧帝的功德有什么关系呢?此句虽然使这首上古时代歌谣的主题倾向阐释复杂化,却也揭示了原始先民已会思考问题。

最早见于《史记·伯夷列传》的《采薇歌》,既是一首爱憎分明、议论风发的政治诗歌,也是首袒露心迹、毫不矫饰的抒情歌。歌中“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直陈登上首阳山的高处采薇充饥的劳动,而接下来的“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则表明夷、齐政治上的立场和态度,也更能展示先民们“诗言其志,歌咏其声”了。劳动不仅创造了文学和诗歌,甚至连哀乐也可能起源于劳动。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卷六引用西晋谱学家挚虞《新礼议》说:挽歌出现在汉武帝时期,那时出劳役的人非常辛苦,劳作时的歌声哀切,后来就用来送终。”这也说明,商周以后,人们已会用歌声表达各种“心声”了,即人类已借助歌声阐述观点与立场。

宋代第一部有明确理论主张和完整结构系统的论词歌专著、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卷一“歌曲所起”篇曰:“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其心,此歌曲所以起也。”作者从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和主客体相分的二元论,看待文艺产生的源泉,即“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接着以富有历史感的眼光考察词歌的起源、发展、演变,将词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动态逻辑的方式勾勒出来:“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尔后清理艺术形式的演变:“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永言即诗也,非于诗外求歌也。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最后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用,并积极评价了音乐净化心灵的作用:“诗至于动天地,感鬼神,移风俗,何也?正为播诸乐歌,有此效也。”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又一个“五一”过去了,我们应该“歌唱”这个节日,实在是因劳动的伟大。人类从远古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路走来,一直到科技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与人须臾不离。诗歌因劳动而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歌唱劳动?

(原标题:“歌曲”源于劳动)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