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艺术品市场上宠儿——关于紫砂壶你了解多少?

2018-07-06 18:21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紫砂壶是人们熟悉的茶具,也是艺术品市场上的宠儿,这种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器具,凝聚了匠人的妙手巧思,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李昌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紫砂工艺美术家,师从一代大师顾景舟,其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在传承紫砂工艺的同时,他也以其知识经历为基础,写成了《紫砂品赏》一书,向广大读者介绍紫砂文化的来龙去脉。

作者:白兴珏


《紫砂品赏》李昌鸿  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今略通茶道的人都知道,壶之上品必是紫砂,用久而弥香。然而,紫砂壶并非一开始就是最适用的茶具。据《紫砂品赏》一书的梳理,最早人们采用的是“煮茶法”,成品近似于粥状,因此用浅腹碗来饮茶最为恰当;唐代采用“煎茶法”,这种方法需要茶壶腹大、口大且短流;宋元主流饮茶方法是“点茶法”,这种方法要求所用壶具为长曲流、小口。我们如今所采用的“泡茶法”,则肇始于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点茶法”太过奢靡,下诏要求“惟芽茶(散茶叶)以进”,“泡茶法”要求壶具更矮小、材质具有疏松气孔,便于保持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紫砂壶便是最好的选择。

紫砂壶之妙,根底在于材质。紫砂泥实际上是“五色土”,有紫泥、绿泥、红泥等诸多种类,其颜色变化源于地理条件、工艺制作所导致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清时期,人们发现紫砂泥能够保持原始茶香,且可塑性强,最适合制作茶壶:“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长物志》)。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紫砂泥的化学构成最适宜于泡茶,内壁疏松、保温隔热、不会产生异味。

李昌鸿出生于素有“陶都”之名的江苏宜兴,专家学者们已证明紫砂壶工艺的诞生、发展与宜兴有着密切关联,同时推定紫砂陶生产烧造起源于宋代。这一观点也被梅尧臣等宋代文人的诗词所印证——“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宋代文人已将紫砂壶视作典雅的工艺品。明代,随着“泡茶法”的普及,紫砂壶工艺快速发展,出现了时大彬等诸多名家。

紫砂壶造型之美,显见于壶身。明代紫砂壶以筋纹器为主,匠人取法于自然,将花瓣、瓜棱、云水等形体引入壶形变化之中;清代紫砂壶技艺则能造出“完美”的壶身,一般圆器可以达到精圆标准。除了壶身之外,紫砂壶造型还体现在壶嘴、壶盖等部分的造型装饰上。清代紫砂壶受到宫廷贵族、文人墨客的关注,因此在装饰风格上达到了高峰。宫廷器物崇尚华贵繁复,大量采用绘彩、浮雕、贴花等技艺,繁复巧艳;文人则亲自制壶,融入了书画、篆刻等艺术,形成了“式度精艳,风骨闲雅”的独特风格。现代紫砂壶制作的分工更加细致,工艺创新颇多,如在传统泥料中加入化工原料,使“五色土”更加艳丽,又使用吹釉等加彩技法,在装饰技艺上精益求精。

《紫砂品赏》一书,从历史源流、文化背景、科学原理、制作方法等角度全面介绍了紫砂壶文化的缘起与发展,书中收录了李昌鸿夫妇二十余件代表性作品,包括1984年获得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的“竹简茶具”系列等。李昌鸿夫妇在设计制作紫砂壶时,往往在化用经典造型的基础上,从自然及文化历史中获取灵感,如“竹简茶具”受到了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汉简《孙膑兵法》的启发,而“玉兔奔月壶”取自民间传说,“五朝文化组壶”则依据唐宋元明清的文化特质设计了不同造型。

为了更好地传承紫砂文化,李昌鸿夫妇将十二件作品捐赠给了北京大学永久保存。在捐赠仪式及《紫砂品赏》的新书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先生致辞道:“紫砂壶是泥土和火的融合的产儿,而这个产儿的母亲就是艺术家。”或者可以说,紫砂壶是科学和文化的产儿,是无数匠人的集体成果,也是千百年中华工艺美术的结晶。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