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高温还会影响智商?这个夏天我国“南蒸北烤”的原因在这

2018-08-12 09:55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今年夏天,热力分布呈“南蒸北烤”的局面。广州、合肥、长沙、南京、南宁等城市最易“蒸桑拿”而西北地区的兰州、银川、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呈“干烤”状态;位于华北平原的北京今年夏天一反常态,汛期出现早,7月多次大雨使得城市上空湿度加大,副热带高压一来,进入“蒸烤”模式,出现了比往年长得多的桑拿天。

作者:蔡文清


极端天气概率显著增加

为何北极地区发“高烧”,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吕俊梅说,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高于其他地区,大概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这种现象叫做极地放大效应今年1月开始,黄河站的气温就已经出现高于0摄氏度的天数,气温比常年气候平均偏高10摄氏度左右。到3月份北极地区气温偏高的趋势更明显。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夏季,导致冷空气活动减弱,是此次高温事件的主要原因。

气象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北极地区冬季的海冰正在不断融化变薄,监测数据表明今年1月北极冰层厚度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海冰融化变薄后形成碎片,从南方吹来的强风将碎片推至北极中心,并将热量不断释放到大气层,从而使北极地区温度升高。

入夏以来,北极地区气温异常偏高,极地冷空气很弱,向南扩展的活动就弱。2018年4月拉尼娜事件结束后海温上升很快,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位置异常偏北,平均强度超过常年同期1倍以上。同时,副高南侧不断有台风生成,推动副高向北移动,我国华北和东北刚好受副高的控制,出现高温天气,尤其10号台风“安比”影响过后,东北地区气温迅速升高。

不过,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也说过,对高温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尽管已经很热了,但据国家气候中心研究,未来我国夏季显示,今年全国有94站发生极端的出现概率会大大增加,到2025年左右至少有50%的夏季可能出现长时间的高温热浪过程。

这个夏天怎么就那么热

“今年夏天太热了!”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气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94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日最高气温屡破历史极值,有的地方竟然一个月中23天被高温霸占。

气象学上,“高温日”指日最高温达到或超过35摄氏度。今年7月我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城市“争相”涌现,重庆、长沙、武汉、杭州、南昌、合肥、西安、郑州、福州、南京10个城市一个月内频繁“打卡”高温天气。

今年夏天,暖湿气流以罕有的蛮力飞越阴山和祁连山,冲进内蒙古大草原腹地和新疆戈壁滩,其势力之西、之北几十年少见。在暖湿气流的狂飙突进之中,一连串不同寻常的天气发生。来自南海的西南季风水汽跨过乌鞘岭和玉门关飞入新疆,哈密出现局地特大暴雨,伊州区沁城乡小堡村最大小时雨量高达110毫米,1小时下完了3年的平均雨量;陕甘宁、内蒙古和青海阴雨不断,黄河上游出现洪峰;而东北和华北出现持续桑拿高温,特别是东北今年一反常态,成为今夏高温中的一匹黑马。沈阳市气象局数据显示,7月31日沈阳以37.6摄氏度的高温“秒杀”许多南方城市,网友们纷纷调侃:“沈阳,你忘了自己是个东北的城市吗?好意思这么热吗?”

今年夏天,热力分布呈“南蒸北烤”的局面。广州、合肥、长沙、南京、南宁等城市最易“蒸桑拿”而西北地区的兰州、银川、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呈“干烤”状态;位于华北平原的北京今年夏天一反常态,汛期出现早,7月多次大雨使得城市上空湿度加大,副热带高压一来,进入“蒸烤”模式,出现了比往年长得多的桑拿天。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艾婉秀说,我国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和季风特点,因此,夏季高温和强降水从来不会缺席。这不,今年7月9日以来,我国多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具有极端性强、日数多、面积大、时间长、最低气温高的特点。

7月以来,全国有97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出现在甘肃、湖北、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区、市),其中辽宁本溪(39.2摄氏度)、吉林辽源(37.9摄氏度)等28个县市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与此同时,7月9日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大于35摄氏度)为8.1天,为1961年以来的第三多,仅次于2017年(9.0天)和1971年(8.7天)。辽宁高温日数达3.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另外,7月20日,日最高气温35摄氏度以上高温面积达161.8万平方公里,日最高气温38摄氏度以上高温面积达13.4万平方公里。本次过程在单日最大范围和平均范围上都超过了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的高温过程以及去年7月7日至8月25日的高温过程。

这次高温持续的时间也长。本次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长连续高温日数为5.3天,仅次于2017年(6.7天)和1971年(5.5天)。重庆平均最长连续高温日数为1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

白天高温,到了晚上能凉快点儿了吧?告诉你,没戏!这个夏天,日最低气温也是比往年偏高。7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日最低气温平均值达到24.1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最低气温大于26摄氏度的日数为6.4天,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其中,华北东南部、黄淮中部、江淮西北部、江汉东部及上海、江西东北部、湖南东北部、重庆西南部等地日最低气温最大值超过28摄氏度,陕西临潼和重庆合川达32.1摄氏度和32摄氏度。

应对高温天气怎么办?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让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更多人关注,对此专家建议,一是要加强高温影响综合评估工作,深入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加剧给全社会带来的风险;二是要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抗御和防范极端高温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三是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在坊间,一种被称为“乐活”的生活方式正在受追捧:吃有机的天然食物,买当季水果蔬菜;购买本地产品,降低运送燃料和多余包装消耗;穿衣简单朴素,衣料多选择棉、麻等自然质地;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链接】高温原来还会影响到“智商”

遇到高温有人的口头语是——“热傻了”,虽是戏言,但有研究显示高温还真能影响到“智商”。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们对气温和认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居住在无空调、温度更高的住所的年轻人,认知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反应速度下降13%,对事件的处理能力也降低了10%左右。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是来自波士顿地区的44名大学生,他们平均年龄20.2岁,一些人住在有空调的宿舍里(n=24),剩下的人则住在比较老的没空调的住所。研究者们统计了他们的各种基本身体信息,还包括睡眠质量信息和对住宅条件的满意度。

研究期间,参与者每天早上都会收到手机推送的两项认知测试。一项是颜色词测试,就是认出眼前的单词并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的;另外一项从图形归纳出简单的计算式。

通过参与者回答这两项测试的速度和正确率,研究者们可以评估参与者的反应力、注意力、处理速度等认知指标。

在研究进行的2016年7月9日到7月20日期间,波士顿迎来了一波猛烈的热潮。当时气温走势,户外最高温从不到20度猛飙到35度以上。这是当地气象灾害级别的高温了。最开始几天,是因为刚接触测试,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曲线增长很快,剩下的日子里,测试结果的波动跟气温的变化也是很相似的。

研究者们进一步分析了具体温度和认知的关系,发现在22度左右的时候,对事件的处理效率是最高的。

这个结果和2006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是相符的。一家实验室研究者们调查了工作场所温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2度的时候工作效率最好,高了低了都耽误工作,室温达到30度的时候工作效率只有最大值的91.1%。

哈佛大学另一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大热天的考试都容易考不好。32度天气考试的纽约市的高中生们,通过考核的概率比22度天气考试的要低10.9%。

看到上述消息的很多人感慨:赞美空调,给了我一个凉爽的夏天和机智的大脑。

(原标题:“怪”天气是怎么来的)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