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人与法

揭秘北京女子监狱回归中心,这些课程助女犯提前适应高墙外

2018-09-19 15:19 编辑:TF016 来源:北京晚报

骑共享单车、扫码购物这些近些年出现的新出行方式、消费方式,几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社会上的人可以紧跟潮流,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可对于高墙之内的罪犯来说,服刑几年的时间就足以让他们与社会脱节。为了让服刑人员他们提前适应出狱后的生活,北京市女子监狱打造了一个罪犯回归体验中心。即将出狱的服刑人员可以在这里,实景模拟骑单车逛街、人机对话面试找工作、超市移动支付、上网淘宝购物等等,让他们尽量能在出狱前跟上时代的步伐。

女子监狱供图

骑单车逛街走上回家路

“真是不一样了,变化太大了……”服刑人员李某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大屏幕上的城市街景,不由自主地感叹。她眼前的街景就是真实的北京城,隔了7年多的时间,李某竟认不出了。再过几天,李某就要刑满出狱了,这段虚拟影像也将很快变成现实。

李某练习的这个“城市骑行漫游”是女子监狱罪犯回归适应体验中心最具科技感的项目,在回归中心最为抢眼。

一面弧形大屏幕上展示着动态城市街道实景。大屏幕前放置着一辆黄色单车,只要蹬起单车,大屏幕上的街景就随之变化,骑得快,变得快,你转弯,它也转。大屏幕上展现的街景就是女子监狱附近的城市实景,服刑人员可以提前在狱中走上回家的路,甚至能模拟骑着车去银行办事、找工作、开店三个情景。

为了实现这个体验项目,女子监狱教育科科长马莉芳没少费工夫。教育科在向各监区征集回归适应项目建议时,有民警提出,现在VR这么火,监狱能不能也弄一个,让回归适应充满真实感?

监狱各级领导都觉得这是个好创意,于是,马莉芳利用周末,专门到北京VR产业聚集的园区洽谈取经,学习了VR的技术特点,并结合监狱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磨合修改,最终促成城市漫游体验在监狱中落地开花。

“服刑人员被羁押后,会逐渐失去在社会生活的感觉,有的人甚至会不分方向,而这种骑车逛街的体验增加了他们回归社会的真实感、亲切感。”马莉芳说。

迷你超市体验扫码购物

据马莉芳科长介绍,全新打造的回归适应体验中心从7月中旬正式启用,临释3个月的服刑人员都会在这里进行技能培训、生活体验,以提早适应社会。

年过半百的李某是这批临释服刑人员中最快出狱的。最近一个多月,她已经来回归中心体验两三次了。“我最惦记的就是那个扫码购物。我进来时用手机也就是发发短信、打个电话而已,哪知道现在连买菜都扫码了。”李某笑着说,来回归中心学过之后,她才知道了什么是二维码,怎么扫码结账。“要是没学这个,出去怕是连菜也买不了。”

在回归中心的现代生活体验馆,设计了一个迷你超市,货架上摆放着牙膏、香皂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收银台上有扫码器。

货不在多,也不真卖,就是为了能让服刑人员实地练习扫码购物,移动支付。监狱里不能用手机,扫码支付的设备都是定制的pad,但扫码和支付流程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一样。

体验区内还有一排电脑,内有监狱设计的模拟购物网站,浏览、下单、购物流程也与真实网站无异。

同样是半百之年的唐某因为诈骗入狱4年多了,“别看就这么几年,感觉就已经和社会脱节了。”唐某说:“我第一次来回归中心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这都是什么啊……警官就一项一项教我们。”

唐某入狱前曾是公交售票员,见证了公共交通从打票到刷一卡通的过程,唐某觉得就已经挺先进了,如今走到哪儿都可以移动支付,她简直想都不敢想。

“每次来回归中心,我都先练练扫码购物,这出去就用得着啊!”唐某对超市有份特殊的感情,“20多年前我就当过超市收银员,那时都是收现金找零。后来用了扫码机扫条形码,已经方便多了。现在可好,可以自助购物,扫码手机付款,结账都不排队了。”

其实,回归中心的这些新事物对于服刑人员来说并不算完全陌生,每天在狱中看新闻、读报纸,地铁边上的小黄车、菜摊旁的二维码他们也都从新闻中见过。不过,看新闻是一回事,自己亲自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社会的变化太大了,”唐某反复念叨了好几次:“我一定得赶紧学,太方便了。”

四大部门狱内有“坐席”

对于38岁的赵某来说,共享单车、手机扫码这些新玩意儿没什么难度。服刑5年马上就要出狱了,一些更为现实的问题急迫地摆在她面前,让她不免头大。

“后的户口、身份证、社保怎么重新建立?驾照得作废了吧,还要重考吗?”赵某像连珠炮一样,给记者列出了一串问题。这些问题是所有临释罪犯都急切想知道的。

在回归中心,赵某的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新出监社会流程体验区里的4台电脑分别对应司法所、公安局、民政局、工商局四大部门,到司法所报到、到公安局办户口和身份证、到民政部门办理低保、做小买卖要去工商局办执照……这四个单位正是服刑人员出狱后必须及最有可能接触到的部门。服刑人员可以在电脑上全面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

“我犯罪服刑,已经觉得很愧对家人了,对于办户口、身份证、社保这些事,我没跟家人提过,就是不想让他们还为我奔波。”赵某说,她身边有些年岁大的女犯,特别希望能知道回归社会的流程,但丈夫离婚了,父母岁数也大了,孩子也有了家庭,顾不了那么周全。她们连司法所和民政局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回归,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迷茫。

“回归中心里能全面介绍相关的办事流程这太重要了,我们自己把这些事都弄清楚了,出去就能少给家人添负担。”赵某说,以前她在家根本不看新闻,现在天天最爱看新闻,看看社会上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有了什么新变化,就怕与社会脱节。

对着机器应聘找工作

大多数服刑人员出狱后都要面对谋生的问题,回归中心也未雨绸缪,配备了一台具备人机对话功能的电脑。这可不是一般的电脑,在回归中心,它成了“面试官”,服刑人员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应聘的岗位,回答问题,模拟面试流程。

记者注意到,面试的题目根据职位设置而不同,大多为某个职业应知应会的专业问题。女子监狱教育科科长马莉芳告诉记者,这些题目都是他们向招聘相应职位的社会单位了解得来的,都是真实的面试题。服刑人员通过模拟面试,一方面锻炼应聘技巧,另一方面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日后补足短板。

在监狱服刑了7年多,还有几天就要回家了,服刑人员李某反而睡不着觉了,开始担心。在她入狱这些年,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虽说儿子表示,一切都帮她准备好了,可李某自己却不能安心。

“我才50岁,上有老下有小,本来就亏欠他们了,不能伸着手管孩子要啊。”李某说,为了让服刑人员出狱后有一技之长,立足之本,女子监狱开设了插花、美容美发、烘焙等多种适合女性的习艺课程。

入狱前李某没有工作,服刑这些年,她学会了缝纫机,还拿到了中级证书,现在只要有块布,她就能做套衣服。

“这个岁数,出去应聘找工作是没戏了,我琢磨着开个改衣店倒是可行。”会见时,她特意问了问儿子,现在还有卷裤边的吗?

回归适应紧跟时代步伐

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一位服刑多年的老人就是因为出狱后无法适应生活,顺利回归,出监教育一直是北京各个监狱的重点培训内容。

按理说而自杀了。虽然这是艺术创作的桥段,但现实中,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也确实面临着一些难题。

走出监狱大门,监狱的职责就结束了,但是为了帮助他们安心回到社会,更好的生活,监狱一直都在延伸自己的工作触角,进行出监教育,提前向他们渗透出狱后的生活。

马莉芳介绍说,随着监狱挽救人的理念不断深入,出监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包括回归前的心理调试适、就业指导、政策指导等,针对服刑人员的个性化困难,还会对他们进行“私人订制”的出监指导。设立罪犯回归体验适应中心,也是为了将出监教育系统化、规范化。

马莉芳说:“服刑人员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稳定同样有益。通过回归体验,也会让她他们看到时代的发展变化,让他她们好好珍惜出狱后的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莹

编辑:TF01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